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特意贴出这张图片,方便大家比较一下各种建筑结构,崇政殿是硬山式。从使用功能上说,崇政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但是如果将二者的建筑规模作比较,平地起建的五间崇政殿,与坐落在高高的汉白玉台基上的十一间太和殿简直无法相比,何况按照明清宫殿建筑屋顶样式的级别划分,崇政殿的“硬山顶”是最低的,而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则是最高的。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一个是刚刚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另一个则是统治全中国几百年的中原大帝国,不过,崇政殿在建筑装饰方面的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宫殿都不能取代的。
殿里太黑了,这张照片糊了,不过还是大致介绍一下吧:崇政殿室内的宝座、屏风等陈设,并非清太宗时期的原貌,而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根据小4乾的旨意重新设计制作的,堂陛之内的屏风宝座,是小4乾特命仿北京故宫乾清宫所用加以缩小精心制作的,屏风上的四言十二句铭文,与乾清宫屏风上的完全相同,是康熙皇帝从古代经书中摘出,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国家的座右铭镌刻在御座之旁的。此外,为了表示对这座开国金銮殿的敬仰,从乾隆时起,皇帝还把一些相关的题咏诗章手迹制成匾联悬挂殿内。宝座前的“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蓝地金字对联、其上方的“御崇政殿受贺”诗匾,都出自小4乾手迹(晕死)
上方的“正大光明”黑漆金字匾,是小4乾仿照北京乾清宫顺治所书匾题写的
注意屋檐和墙壁的装饰,很有特色:崇政殿的琉璃构件每一个连接处都色彩斑斓、装饰富丽,与金红相间的木隔扇门、白石青砖的殿基月台,共同组合成崇政殿庄严华美的外观。建造这座宫殿时,满族人的政权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历史。他们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房屋式样,吸取其他民族建筑艺术和技术,按照本民族喜爱色彩鲜艳、火爆热烈的审美习俗,造就了大清国的第一座“金銮殿”,相比之下,北京故宫“黄顶、红身、白座”的太和殿在视觉色彩上要单调呆板许多。
正面的栏杆,那些黑色的小狮子据说是火山岩雕刻的,一白一黑的搭配看起来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