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宪皇帝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关于他的篡位改遗诏说,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就是将“传位十四皇子”该做“传位于四皇子”。也就是说将“十”字上添一横,就成了“于”字。后来又有说这个说法不成立,因为“于”字为简体字,古代时书写繁体为“於”。可是古代真的没有“于”字吗?以下为《康熙子弹》对“于”字和“於”字的解释,为了以示区分,“于”为红色,“於”为蓝色。
1、“于”
《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音迂。《尔雅·释诂》于,曰也。 又往也。《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诗·小雅》王于出征。 又《仪礼·士冠礼》宜之于假。《注》于,犹为也。宜之见为大矣。又《聘礼》贿在聘于贿。《注》于读曰为。言当视宾之礼,而为之财也。又《司马相如·长门赋叙》因于解悲愁之辞。 又未定之辞。《公羊传·僖二十八年》归于者何。归于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韩愈·上宰相书》于于焉而来矣。 又于于,自足貌。《庄子·应帝王》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又钟两口之闲曰于。《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铣闲谓之于。 又《前汉·元后传》衣绛缘诸于。《注》大掖衣也。 又《唐书·元德秀传》明皇命三百里内刺史县令,以声乐集,德秀惟乐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又草名。《尔雅·释草》茜,蔓于。《注》生水中。一名轩于。《司马相如·子虚赋》庵闾轩于。 又木名。《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觡。 又淳于,县名。今密州安丘县,古淳于国。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后,以国为氏,后因去邑为于。又淳于,宣于,鲜于,多于,跖于,皆复姓。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见《魏书·官氏志》。 又助语辞。《诗·召南》于沼于沚。《朱传》于,於也。《周易》《毛诗》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又《集韵》邕俱切,音纡。广大貌。《礼·檀弓》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 又《正韵》休居切,与吁通。叹辞。《诗·周南》于嗟麟兮。
2、“於”
〔古文〕□□(这两个字都为古字“於”,输入法打不出这两个字来)《唐韵》哀都切《集韵》《韵会》《正韵》汪胡切,□(该字音bìng,古字,同样为输入法打不出该字)同乌。《韵会》隷变作於。古文本象乌形,今但以为叹辞及语辞字,遂无以为鸦乌字者矣。 又《尔雅·释诂注》於乎皆语之韵绝。《疏》叹辞也。《书·尧典》佥曰:於,鲧哉。《诗·周颂》於穆淸庙。又《周颂》於乎不显。○按或作呜乌,音义皆同。 又《广韵》央居切《集韵》《韵会》《正韵》衣虚切,□(bìng)音淤。语辞也。《博雅》於,于也。○按《说文》于训於也,盖于於古通用。凡经典语辞皆作于。 又《广韵》居也。《韩愈·示儿诗》前荣馔宾亲,冠昏之所於。《朱子·考异》所,或作依。○按所於作依於,则是依之以居也。孔融书,举杯相於。曹植乐府,心相於。杜甫诗:良友幸相於。卽相依以居之意。 又《扬子·太?经》白舌於於。《注》多难貌。 又《广韵》代也。《集韵》往也。 又地名。《战国策》商於之地六百里。 又姓。《姓氏急就篇》黄帝臣於则造履。《前汉·功臣表》涉安侯於单。
以下是“于”和“於”字,字形字源以及演变的图:
由此可见,“于”字并不是后世才有的简体字。
既然古代有“于”字,那么是不是说遗诏被舔一横,“传位于四皇子”这个说法就成立了呢?其实不然。
《说文解字》:“于,於也。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音xū。“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於”的出现,“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於”所代替,魏晋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于”就很少出现了。“于”的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代以后逐渐消失了。(注:此段为百度内容)
由此可见,尽管古时“于”和“於”两字都有,但是从上面摘录的话可以看出,在当时,“传位于四皇子”的“于”字用错了,按当时的行文用字应当用“於”而不是“于”。而且按照清朝对于皇子的行文称呼,也只有皇X子,没有X皇子的书写法。(何况还有满文版的,坛子里貌似已经有人说过满文的了,我在这里就不赘述。)
我猜测,“传位于四皇子”这个谣言吧,可能其编造者文化不高,没咋读过书,不了解宫闱和官场的行文书写、典章制度。或者是为了当时不能接触官场,不了解官场,更没读过啥书的老百姓“量身定做”的。别说以前读书教育普及不如现在,现在文盲比以前少了好几十倍,可还不是很多都不清楚“于”和“於”?
个人的傻看法,如有不对处,大家一笑置之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