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清代王爷坟》,冯其利著。1996年11月第一版。。。。正文。。。房山磁家务的庄王坟
房山区磁家务馒头山下,北京市一商局一0三仓库院内耸立着一座气势雄伟、古香古色,面阔三间,四根立柱的石牌坊。牌坊柱头和额枋上有活灵活现的动物和浮雕的云朵和火焰。它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目睹了磁家务庄亲王坟地的兴衰。前几年,笔者有幸拜访了原房山县人大代表、磁家务大队会计张炳池(1910年生人)等先生,在牌坊前边聆听了老人讲述的王爷坟沧桑。
庄亲王府作为清初八家“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之一,九代人当中,共有亲王十三位(包括追封一位,革爵两位)。除末代庄亲王清绪之外,都葬在磁家务。庄王坟背靠馒头山居中的五座山,前临红栅栏村,东边到左峪沟,西边为十八亩地。在这数顷山场之内,又具体划分为前陵、后陵、西陵、小西衙门,小新陵、松树圈、姑娘坟、大立峪八处园寝。
在磁家务现存的两根下马桩北,过去首先能看到“前陵”。前陵为
清太宗第五子承泽亲王硕塞的墓地。他生于天聪二年(1628)十二月二十四日,顺治元年(1654)十月封承泽郡王,三年(1646)五月参赞军务,先后追随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作战,八年(1651)二月以军功茂著晋亲王,三月管理兵部事,十一月擢任议政。十年(1653)十一月掌管宗人府事。顺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初五寅时薨,年仅27岁,谥曰裕。
前陵的红墙与宫门相接,还有碑楼、享殿、月台、宝顶等建筑。
承泽亲王硕塞之子博果铎,顺治七年(1650)三月二十二日丑时生,顺治十二年六月袭爵,改号庄亲王。雍正元年(1723)三月十一晶寅时薨,终年74岁,谥曰靖。葬地被称为“后陵”。后陵是利用一块净地改建的,外边有石牌坊,宫门和享殿很象庙宇,窗户、门框均为石结构。驮龙碑据说为青玉制成。
壹——庄靖亲王博果铎晚年卧病,有一次康熙帝前去探望,看到他身边无子女侍奉,便说“怎么身边无人侍奉?!将十六阿哥过继给堂兄为嗣吧。”有一种说法是,博果铎死前,“子孙争立,致触圣祖之怒。”才造成十六阿哥过继的。
其实博果铎确实无子,他有弟博翁果诺已先卒,七位侄子,只有伊泰、福苍在世。
贰——十六阿哥为允禄康熙帝顺密妃王氏所生,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六月十八日,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总管内务府。雍正元年(1723)正月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嗣,承袭庄亲王。
清世宗为缓和矛盾,雍正元年(1723)二月将博果铎侄孙球琳封为贝勒,六年(1728)三月封为惠郡王。
清高宗时,让允禄总理事务,赏食亲王双俸。允禄请封博果铎另一位侄孙明赫为镇国公。明赫在乾隆四年(1739)十月丢爵后,允禄“仍厚分与田宅,时论称之”。
庄亲王允禄受康熙帝的影响,精数学,通音律。乾隆元年(1736)四月曾受命查办八旗佐领根源,收集史料。乾隆二十九年(1764),允禄70岁之时,清高宗赐诗褒之。乾隆三十二年(1767)二月二十一日午时薨,享年73岁,谥曰恪。庄亲王允禄的墓地,俗称西陵,在后陵西南,有宫门、享殿、红墙、碑楼等建筑。
在西陵以西,就是“小西衙门”。葬有庄亲王允禄第二子追封庄亲王弘普及庄慎亲王永常、庄襄亲王绵课。弘普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六月十九日,乾隆元年(1736)二月封贝子,二年(1737)二月掌管銮舆卫事,三年(1738)八月任镶蓝满都统,四年(1739)十月革贝子,封镇国公,五年(1740)十一月授宗人府右宗人。乾隆八年(1743)三月二十二日卒,年31岁,追封世子,谥曰恭,乾隆三十二年(1767)其子永常袭庄亲王追封。永常初封辅国公,在乾清门行走,曾任副都统,乾隆三十二年袭庄亲王,任都统,管乐部。后任领侍大臣、玉牒馆总裁,管理宗人府、觉罗学、左右两翼宗学,在内廷行走。乾隆五十三年(1788)二月十一日去世,终年51岁,谥曰慎于。
先是永珂之子绵课在12岁时过继给永常为嗣,26岁时袭庄亲王,在这以后的三十八年中,他屡任都统、领侍卫大臣、阅兵大臣、宗人府右宗正、管园大臣、御前大臣、总理行营大臣,担任过玉牒馆总裁,管理过觉罗学,办理过裕陵工程,嘉庆十八年(1813)林清李文成起义冲入紫禁城时,他“因率百余人,并矛手数十,从西城根进”“射伤一人,得旨议叙。明年,上幸木兰,绵课奏河桥圯于水,竟在尼行,不称上旨,坐罚俸,并罢诸职。道光二年(1822),坐承修裕陵隆恩殿工草率,降郡王。四年,重修工蒇,复亲王。”
纵观他的一生,他有几次大起大落。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二卒,享年64岁,谥曰襄。小西衙门大墙之内,除碑楼三座,宝顶三座外,宫门、者房、享殿均为一级建筑楼。
庄襄亲王绵课第十三子奕X[贝字旁的字打不出],道光六年(1826)七月袭亲王,八年“以宝华峪地宫入水,追绵课罪,降郡王,并夺诸子奕生,奕典,变庚职。十一年,上五十万寿,复亲王。十八年(1838)九月,坐与辅国公溥喜赴尼寺食鸦片,夺爵。”
随着奕X(贝子旁的字 打不出)的革爵,庄亲王由庄亲王第二子弘普这一支,“飞”到了庄亲王允禄第八子弘融这一支。由弘融长子二等侍卫、辅国公将军永蕃的长子、二子先后袭爵。
永蕃的长子绵护,乾隆四十八年(1709)五月二十九日生,初封奉国将军,道光十八年(1838)袭庄亲王以后,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阅兵大臣、管理健锐营事务,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四日午时薨,年59岁,谥曰勤。
尔后绵护二弟绵华(言字旁)袭庄亲王,他曾任右翼近支总族长,道光二十五年(1845)九月十三日去世,享年60岁,谥曰质。
绵华(言字旁)长子
奕仁,道光四年(1824)十月十三日生,初封辅国公,道光二十六年(1846)袭庄亲王,后任右翼近支总族长,咸丰二年(1852)在御前行走,咸丰九年因病开去一切管辖,王俸照旧分发。
“府务无论臣细皆为福晋理之”
,“倚仗为慈安皇太后之姐”,“以近畿一带荒歉”为藉口,把道光十八年(1838)分家时的条款推翻,从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二年(1867)所欠本家载焘等各家白银不下万余两。“各本家穷苦不可言状”,告到恭亲王面前,经调解后只给了一年即爽约。同治六年(1867)再上告惇亲王,惇亲王上奏给两宫皇太后才获解决,载焘等人虽被“一并斥革”,但生活有了保障,免去了“穷苦冻馁”,他们整理了《述恩儆嗣记》记其事。庄亲王奕仁于同治十三年(1784)十月初三日病故,终年51岁,谥曰厚。庄勤亲王绵护、庄质亲王绵华及庄厚亲王奕仁他们的葬地在西陵南侧长松龄,俗称小新陵。墙圈内三座碑楼,三间宫门、东西朝房各三间,享殿五间。
。。。节选摘抄。。。部分。。。仅当参考。。。谢谢。。。
[ 此帖被燕书在2010-06-30 04: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