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悠悠主要是在说笑,没想到引起了悠悠这么深入系统的思考。我也来补充一下我的观点吧~~~
乾隆大封开国诸王,与其说是针对怡府,我觉得针对他老爸的出格似乎更为确切。至于利用弘晰逆案打压政敌,则是达到了直接削弱怡亲王势力的效果。
而且我觉得,十三在世时与官员的交往,即使不限于公事层面而具有一些私党的形式,但与十三关系密切的人多数心里清楚十三和四是可以视做同一权威的,因而并不具有私党之实。更兼十三死时弘晓尚小,只有弘昌、弘晈可以笼络住原来极少的余脉,还有原来十三众多的门下属人在,怡府势力是仅限于此的。也就是说,从势力上看,怡府可算是地位极高的宗室亲王,但决非权臣之属。也许乾隆还是嫌这种与自己素不亲厚的势力过大(这点,我承认是从雍正传下来的心理),所以借“逆案”削减了它本身的分量以及怡府的人脉。削宁郡王爵在乾隆并非无道理,虽然他说不出什么服人的道理。悠悠提出的关于乾隆继续重用“怡选”官员的例子,我觉得正是因为这些官员并不构成怡府私自的政党势力。
在乾隆个人心理方面,悠悠说他受到不公平待遇未免太向着他了。即使他封爵很晚,即使雍正总要给人一种错觉,使人分不清他和弘昼哪个是储君,但绝对没人敢对他不公平。在十三和乾隆的关系上,我同意悠悠的看法。似乎可以说十三跟小弘昼从心里关系更近,但十三绝对会想着从礼节或其它方面弥补感情上的不平等,以求一碗水端平,甚至对未来的储君更好些。我觉得,以乾隆的自大、唯我独尊,没准这样的一视同仁就会让他感觉到不公平。(小心地回头:没人追杀吧?)
至于改变皇子与宗室亲王相对地位的问题,我不清楚,只有满脑子问题。是不是世宗实录中提到弘昼乃至刚出生的圆明园阿哥的时候也都如此处理?是不是后面几朝的实录都把这规矩保持下来了?这件事让我很疑惑,因为我总在想象,如果把一个乳臭未干毫无地位可言的小阿哥放在立过大功的亲王重臣前面,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想乾隆一样觉得顺理成章?又想起原来看服饰制度的时候,皇子的冠服比亲王、世子、郡王、贝勒等都高一个等级(朝冠表现在东珠数量上,朝服吉服表现在样式颜色材料上)。突然怀疑,这制度是什么时候定的?
十三跟乾隆政见的异同,我了解得不多,随便补充些废话。关于十三,我觉得他可以说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最初是老爷子的宁静无为思想。老爷子整天讲“得中”,说“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兴一弊”,“兴利”之得在老爷子看来不及“兴弊”之失。一个人过于谨慎,凡事来回掂量,总难免在某些问题上陷于保守。十三在雍正朝两次出兵问题上,似乎开始都不是持赞成态度的,多少也反映了老爷子这种思想的影响。今天又看见乾隆因为天津水师演习表现不佳而撤除的事,着实感叹了一番。乾隆向来崇尚康熙的治国之道,不过似乎还是相处时间短的原因,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多方面都试图学康熙,但都学不像。在这件事上,恐怕是把乃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吧?悠悠说十三和乾隆都喜欢科举正途上那种中规中矩的读书人,我觉得这似乎是二人受中原文化影响都比雍正深的原因。(个人轻浮之见,十三那是个人熟习经书的结果,乾隆一方面是时代比较靠后了、满汉融和的趋势更强,另一方面还是与乃祖有关。)对于十三处事方式的另外两种影响,来自于他自身的地位和小四的意愿。我觉得十三是一心想把什么事都帮老哥料理妥当,所以在不放心别人的时候会有很强的权力意识。又兼爱新觉罗家的人一般自视甚高,地位意识伴随权力意识而来,难免盛气凌人。跑题了。十三的地位和小四的急脾气都要求他看问题要全面着眼,从容筹划,而且要首先顾及或解决眼前的实际困难(我感觉小四有一种浪漫主义倾向,容易轻视这些),甚至还可能对小四矫枉过正(毫无依据的臆测,忽略我吧~~~)。这又回到与老爷子相近的轨道上。比如对禁教的问题,他的态度就是掩盖了一些矛盾、不深入、不扩大,然而这种态度在大局仍由自己控制的时候是非常实际和有效的。乾隆的思路也相似,遗憾的是,那个时候主动权已经渐渐不在他手里了。小四的意愿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影响,就是小四为君十三为臣,一切要按小四的思路来。这会对十三产生一定同化作用,又或者让十三自动采取一些更积极的做法以迎合老哥,而且即使有证见分歧也会让十三顺着小四、把他的意愿落实。所以我觉得,十三从意识到行政方法都会比乾隆更具有实用主义色彩。如果要寻找二人观点的差异,似乎更多会存在于这方面。
我发现我和悠悠的思维方式真是挺不一样的,肚子里没东西,更多是凭主观臆测,还扯出这么一堆废话……
我跑了,可以开始bs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