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_buer:
说真的,你引用的很多史料比较新鲜,害得我昨天回家也把《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翻出来了,打算有时间好好看看。
不过,我有点倾向太后事实上嫁了,主要是几个原因:
1)“皇父”这个称呼若非真的当了福临的继父,怎么解释都难以令人信服
2)你提到的,亲政前没有给太后上徽号,甚至亲政前究竟怎么称呼孝庄都是个问题。《皇室四谱》里在孝庄条里注引说亲政前已称太后,但孝端条什么都没说,所以我很怀疑。
3)福临说小时候与母亲被多尔衮隔离,怎么隔离?软禁?软禁的谁?福临显然没有被软禁,他可以自己出去打猎,可以见范文程、汤若望。软禁太后?这么大的罪过,怎么清算多尔衮的时候一个字都不提?有一种可能,是当时孝庄在一个福临不愿意去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多尔衮府,那自然是形同隔离了。
4)翻翻实录再对照一下紫禁城的地图,福临第一次大婚的时候,孝庄进宫的路线好奇怪啊。她是从宫外进来的,而且正是南宫的方向。
不过,这件事不但中文史料里找不到明确记载,汤若望回忆录中也没有提到,所以我也还是满腹狐疑,难道是汤若望觉得此事不值一提?或者此事原本就只有满洲亲贵的小圈子里人才知道?等我有时间再仔细从头到尾翻一遍回忆录,确认一下有否蛛丝马迹。
洗桐女史:
怎么说呢,我觉得她是不具备皇太后的待遇的,因为朝鲜人给皇太后的礼物是没有她的。她后来很多待遇都是以顺治大婚为理由一一加上去的。我是觉的如果这件事确实是有的,那么朝鲜人肯定不会说我们搞错了,我们把这个当成一回事了,他们会就这个话题而发挥的,这是正常的逻辑。
另,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整理的并不全的,那个我自己有复印的雍正朝的,对着李朝实录看,有很多的缺漏。
我觉得现在得补一下朝鲜史,我写这个看资料是一页页按照日期顺序翻的,看得很仔细的,可是即使这样,有些事情到最后也没有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这点让我有很深的感触,文献丛编我有纸书,里面好像有关于朝鲜的资料,似乎是中国如何待外藩的,我一直没有空去看,等有空去翻翻。
其实就我个人理解,我觉的顺治不但见不到孝庄,恐怕孝端也是见不到的,以我个人的感觉,似乎多尔衮要把顺治培养成符合他要求的皇帝,我觉得这点没什么啊,溥仪被抱进宫去,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么。从多尔衮对顺治的态度,特别是多尔衮抱怨顺治对自己不亲,你不觉的这点很像收养了别人孩子的养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去找其亲生父母,自己多年的养育付诸东流的感觉是一样的么。
sun_buer
从多尔衮对顺治的态度,特别是多尔衮抱怨顺治对自己不亲,你不觉的这点很像收养了别人孩子的养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去找其亲生父母,自己多年的养育付诸东流的感觉是一样的么。
----------------------------------------------
有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
洗桐女史:
我其实感觉多尔衮对顺治,是想用自己的观点来左右他,教育他,使得他从小在自己的影响下,按照自己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完完全全和他自己一心一德的那么一个皇帝。其实说真的,多尔衮要是有子嗣的话,可能早就弄出一出“推为让贤”的戏码来了。可是他没有子嗣,一旦自己身故的话,没准就会成为景帝第二来。
怎么说呢,看多尔衮被追夺爵位前,顺治发什么牢骚来着,说博过铎如何如何,我这个做皇帝的还不及他呢。说真的,我觉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心理上的不平衡,还有就是青春期的叛逆性格才使得顺治会对多尔衮秋后算帐。这点似乎有点像万历对张居正,和他母亲有没有嫁给多尔衮完全没有关系。张居正死后多惨啊,难道他对万历无“恩”么,难道万历那么做也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嫁给张居正,所以加以泄愤?
sun_buer :
另外,看了你的文章,有几点商榷,供你参考。没有对照资料,完全凭记忆,错了的地方请包涵。
+++++++++++++++++++++++++++++++++++++++++++++++++++++++++++++++
根据满文档案所示,子侄、大臣皆有称呼皇帝为皇父之例(如弘昼、弘皙、讷亲皆称雍正为皇父。⑦)所谓皇父,应寓有天下君父之意,若理解为顺治皇帝之父,则未免失之偏颇,愚意以为多尔衮授意尊自己为皇父,应是为了树立个人的绝对权威,也算是对其不能君临天下的补偿、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
雍正自己是皇帝,臣下或子侄称他皇父没有问题,这正是君父的正解,天下一家,皇帝本人就是帝国的大家长,所有子民的父亲。多尔衮本人不是皇帝,不是君,雍正的例子不能很好解释他的情况。
根本问题在于,仲父也好,亚父也好,以中文之灵活,明明有很多既可以宣誓多尔衮的权威又不致引起任何误会的说法,为什么偏偏要用这个很暧昧的“皇父”?那么多汉大臣,如果明降臣看笑话,没有人向满人指出的话,范文程呢?宁完我呢?就是满人里面也有很多精通汉文的人,他们应该知道这个称呼很不妥,而没有人提出,为什么呢?
+++++++++++++++++++++++++++++++++++++++++++++++++++++++++++++++
而多尔衮元妃之丧,“在皇帝如母,差遣进香陈慰云,则使名即同皇太后及皇后之丧。”顺治有母,而曰母已丧,皇太后在世,乃云皇太后之丧,岂非诅咒孝庄?试问,如果多尔衮娶孝庄为妇,岂肯如此?⒀
++++++++++++++++++++++++++++++++++++++++++++++++++++++++++++++++
这倒不一定就意味着诅咒孝庄,因为皇帝大都有不止一个母亲,有很多时候也有不止一个皇太后,哪个皇太后死了,在皇帝都是丧母。
++++++++++++++++++++++++++++++++++++++++++++++++++++++++++++++++
按例,朝鲜“正朔圣节等节使之行,三起礼物,例以皇帝前及中宫两处封进”,
++++++++++++++++++++++++++++++++++++++++++++++++++++++++++++++++
看上下文这应该是在亲政前,所以有些疑惑,当时福临尚未大婚,“中宫”指谁?
+++++++++++++++++++++++++++++++++++++++++++++++++++++++++++++++++
而且我甚疑,张煌言口中所言的皇太后,可能最初所指的并非孝庄,而是孝端文皇后。
++++++++++++++++++++++++++++++++++++++++++++++++++++++++++++++++
不是,因为张煌言诗中说得很清楚,当时是给太后庆寿的时候,所以不会是指死去的孝端。
+++++++++++++++++++++++++++++++++++++++++++++++++++++++++++++++++
而且梦吟知道的,我十分不喜欢董额妃,常在她面前发牢骚,表示我的不满。
+++++++++++++++++++++++++++++++++++++++++++++++++++++++++++++++++
有点好奇,不喜欢她什么?是不顾丈夫之死而再嫁吗?
++++++++++++++++++++++++++++++++++++++++++++++++++++++++++++++++++
其实就我个人理解,我觉的顺治不但见不到孝庄,恐怕孝端也是见不到的,
++++++++++++++++++++++++++++++++++++++++++++++++++++++++++++++++++
这个很重要。如果能认真考察一下亲政前孝端与孝庄的真实处境,对太后下嫁问题或者能有新发现。
+++++++++++++++++++++++++++++++++++++++++++++++++++++++++++++++++++
怎么说呢,看多尔衮被追夺爵位前,顺治发什么牢骚来着,说博过铎如何如何,我这个做皇帝的还不及他呢。说真的,我觉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心理上的不平衡,还有就是青春期的叛逆性格才使得顺治会对多尔衮秋后算帐。
++++++++++++++++++++++++++++++++++++++++++++++++++++++++++++++++++
这让我想起一个细节,汤若望在多尔衮死前曾经以摄政王命不长久来安慰福临。这恐怕说明多尔衮在晚年是比较失人心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福临的确仇视多尔衮,而且一直在盼着他死这一天。这也是让我觉得很可怕的一点,他当时只有十二三岁,多尔衮死后,他却没有马上报复,反而破格封赏,安抚多尔衮的余党,直到有把握以后才发难,而且是有拉拢,有分化,逐步瓦解。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这种城府和心计太“非儿童”了。
至于这种仇恨的原因,最主要还是权力之争吧,象他这种六岁就懂得维护自己独尊地位的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拿自己当傀儡,更何况时时有性命之忧。
洗桐女史:
杨珍女士说满洲人有侄辈称呼伯父为父的习惯,怎么说呢,多尔金哥哥是满人,他说他那也有这样的习俗,就是叔伯大爹、二爹、三爹、四爹这样的。我觉的父并不嗳昧啊,例如雍正继位前就让弘昼呼十三为父。但是皇字,加在上面,我觉的意义就有所不同了,似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另,关于中宫的问题,我也有所疑惑,因为孝庄加尊号的名由就是因为要册立皇后,而顺治说皇后是多尔衮所选,是否在尚未大婚前,等于待字宫中,享受皇后的待遇?
另,关于张煌言的问题,怎么说呢,我想说的是,当时的消息并未像现在一样,那么快捷,比如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很久了,俄国人还问图理琛三藩之乱是否平定。还有就是如果你看朝鲜的史料就会发现很多以讹传讹的地方,比如传十四被雍正发往西北啦,比如说弘昼是乾隆的哥哥啦,有些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后来有所更正,但并不全是这样啊。说一个让人很崩溃的,就是孝献皇后吧,我记得朝鲜人还说静妃就是她呢。
所以我的感觉是,有可能将孝端和孝庄当作同一个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啊。
关于皇太后大寿的那个情节,我觉的和写小说YY是一样的,都是自己设定的一个情节,所以并不能看作实指的。
另,我不喜欢董额,一是我没有贤后情结,我对于历史上的那些贤后从长孙、马皇后到孝贤没有一个感冒的,至于对董额,我不喜欢她,完全是因为顺治写的那个行状,觉的她矫情。悄悄的说,我自从去了涞水怡贤亲王园寝,有很长时间也不喜欢十三了,觉的他像李夫人,这点和我对董额的感觉有点类似了,后来悠悠给我看了很多十三很权臣的一面,才让我改观。我比较奇怪,喜欢有点缺点的人,不喜欢那么“完美”,有点假的人。不过话说回来,舒畅的那个董额,我觉的挺可爱的,至于霍思燕的那个董额,我是完全讨厌,无他,就是因为那个人物的性格是我完全不喜欢的。原著中,对她倒是有些同情,可是改编后的,让人同情不起来呢,汗~我缺乏同情心,而且一直感觉片子中她爱的是皇帝的地位,这个我好像说过~
汗,这里董额粉丝众多,我不说了,怕被拍~
嘿嘿,之所以和梦吟聊得来,就因为她不是那种没有理智的粉丝,并不因为说她所喜欢的人,而歇斯底里破口大骂不可理喻呢,所以我就当面放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