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坛友留言问年仲隆不肯将赋税完册一事是因何故而起,此为清史常识,特作简答。
引用
康熙元年,二十岁,韩世琦抚吴,为清政府敛聚故,促年仲隆向江南士民追索屯田银米。
此为江南奏销案,顺治十六年,清政府向刚经历过多年战争的江南士民逼赋,遭遇大规模拒缴。康熙元年,鳌拜主持朝政,催造赋册,凡江南绅衿拖欠钱粮者,均以严惩。其中,巡抚朱国治,韩世琦等为讨好清廷,逼迫官员与士民急甚,顺治十六年六月初三日一天之内,仅苏州、松州、常州、镇江四属的进士、举人、贡监生员一万三千五百一十七人,因“抗粮拒赋”被拘押鞭打,革黜功名。包括吴伟业、徐乾学,甚至新金探花郎叶方霭等等。其中叶方霭仅欠一钱而已,民间一时有“探花不值一文钱”之愤。两江士绅几无得全者。是满清入关后,对汉人与汉人知识分子严加迫害的著名事件,因其刻酷太甚,未载于《东华录》。
年仲隆本为汉人,虽被迫入旗为奴,后中进士,但在此案中对汉人士民一力维护,不肯将当地士子造册列名,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因此失官的旗僚。
年家人我从年爷爷开始,就佩服之至。不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