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记录
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帖子排行
是篡位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历史的选择总是正确的,存在即是真理,我们没有必要去置疑他的合法性.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皓月风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难道不是真理么?
我想用合理二字不足以形容一代圣主吧,不是么?
因事而异吧,我指的就是这件事而已.
而且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适者生存,优生劣汰,这已经被证明了.这个者字不仅指人,还有一些事物,现象等等.存在着的就有它存在的历史根源和依据,若没有就必遭淘汰!这也许残酷,但是事实,但未必都是真理,我指的只是雍正即位的合法性这一个问题而已.
如小幽所说,遗诏是汉文和满文兼有,所以改诏说,只要去对应满文便可知,所以研究清史者皆要懂满文,真不懂那些历史学者在争什么?
至于祺玥所说的也没错,「于」和「於」虽然通用,但诏书是何等重大之事,岂容一下用「于」一下用「於」。 再者,清朝的皇子称谓规定和文书制度,提到太子、皇子均是「皇太子」、「皇某某子」。依此,「传位皇十四子」,改为「传位皇于四子」,岂非文理不通,诏书哪容此错!
另外,汉文的诏书,是书作「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虽然汉文诏书是日后补写,但应和康熙之意相去不远。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木蓮花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盛世人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关于弘时之死,我还是更倾向于杨启樵和杨珍的“忧郁致死说”。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雍正病重的时候,曾在鄂尔泰的朱批上表达了对自己身后政局的担心,他觉得“皇子皆中庸之资”,恐难当大任,可见此时的弘历其资质并没有完全在父亲面前有所展露,更何况八、九年间,他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聪明自然是聪明,但是一个孩子的聪明和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聪明,还是有天渊之别的,孩子的机灵可爱可以打动祖父渴望天伦的慈心,但是却不足以扣开一国之君立储的决心。康熙考虑继承人,自然是要看此人的整体素质,而一个孩子,他的可塑性还很强,很难说,他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康熙因为弘历而择定胤禛,既贬低了康熙,也贬低了雍正。任何一个有头脑的统治者,都不会把赌注下在未知的毫无预见性的赌局之上的,康熙自然也不会如此去做。关于这一点,杨启樵先生有专文辩驳,大家可以参看一下:
乾隆幼名及雍正诸子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