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这个问题的个人理解,姑妄听之
首先,这是启功先生的口述之作,非其亲笔,在讲述人和文本之间会有差距。即便是启功先生的原意,也是启功先生听长辈口口相传而来,年代久远,并无史料依据,难免有误。
其次,以雍朝四哥和全人的关系,出现这种情况也并非毫无可能,当然可能性很小,因为就礼制来说这是个原则性问题,但就个人利益来说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没必要破这么个例,招人侧目。事实上不论怡王叫胤祥也好允祥也罢,除了雍正,也没人称呼他名字,就算是雍正,公共场合也不会称呼他名字,目前所见的所有史料,只要有第三人在场,他都被皇帝称作“怡亲王”、“怡王”、“王”之类,古人中间,直呼别人大名是很不敬的事情,除非至亲之间的长对幼,或者身份差距巨大。那么如果只有雍正帝在两个人的私人场合称呼十三名字,那么叫胤祥还是允祥,还不是随皇帝的便么,何必要费一番工夫去破例。当然,我说有可能,是因为四哥对全人的名字特别敏感,有低级官员名“刘允祥”者,都被皇帝痛骂犯了怡王的讳,勒令改名(专制主义真无耻啊,我现在偏要叫锦涛、家宝,谁能说个不字?!)。而且怡王死后,皇帝确实很突兀的将怡王名字恢复为“胤祥”,以志他的思念之情。当然,即便十三死后,他能见到这个名字的概率还是很小的,此后在所有人口中,十三都将被称为“怡贤亲王”。所要改的,只是牌位和史书上的称呼。
再次,即便雍正初年,皇帝就不准怡王改名,那么明显也不是试探,那这个试探,实在无厘头。怡王要辞,也不是看出了皇帝的试探之意,而是实在改名这件事情,过于惹眼,又没什么实际利益,何苦来招人议论。实际上,雍正赐予怡王所有的实际利益,怡王很少有不接受的,比如世袭罔替!!最最最关键的一个特恩,怎不见他辞来?还有特关键的增加佐领,怎不见他辞来?什么支用官物,分封银两,增加仪仗,都是既惹眼又没有太多好处的(十万两银子,在怡王,不过一年的盐窝收入罢了。他紧握造办处,那些官物,哪及得造办处的私物好呢?),辞就辞了,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那个加赏郡王是个特例,这件事情关系太大,还是辞了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