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常说清代旗人吃“铁杆庄稼老米树”,认为“旗人生下来就有一份钱粮”。这可是误解。吃钱粮是事实,但不是没人生下来就有一份,而是遇有缺额,经过射术和满语文考试成绩合格得以补缺者,才能得到钱粮。所谓“缺”,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名额”。“挑缺”就是“应考”。考中者得到名额,方可得到钱粮。八旗兵的名额有定数,所以并非所有旗人都能得缺。旗人中得不到缺的称为余丁,他们没有钱粮。随出缺,随考试,合格者即补。
八旗的军官为:都统、参领、佐领、共三级。士兵中的拨什库(领催)相当于现代的军士;护军(摆牙拉)、马甲、步军、养育兵共四类是兵。军官领俸银俸米,士兵领饷,俗称钱粮。这里先简述士兵的钱粮,然后略谈军官的俸银俸米。
八旗士兵饷银每月发放一次,每季度发放季米一次。饷银数为:领催月领银五两,护军月领四两,马甲月领三两,步军月领二两,养育兵月领一两五钱。每月初二各旗领下饷银,由催领按名册分纸袋,次日发放。清政府规定,旗兵死后除赏白事银子外,为照顾其寡妻孤女而发放的“寡妇钱粮”和“孤女钱粮”,这源自古老的女真旧俗。今年来,民族研究者调查鄂温克和鄂伦春人的生产和生活,得知人们猎回兽肉各家均分。寡妇家无男子参加狩猎,但也同样得到一份。清代八旗军,实际是那猎人组织起来去参军打仗,八旗兵的寡妇们得钱粮如同当初部落时代仍分得兽肉一样。每季度发米一次称为季米,每二、五、八、十一月发放四个旗的季米;三、六、九、十二月发放另外四个旗的季米。分开发放一则避免仓库缺米,而则避免忙乱。八旗士兵每季领米一袋,重160市斤。随米发放“米银子”,没人一至二两。规定这个制度是补足米的亏损。
军官俸银在二月和八月发放,一年两次。各旗领来俸银也由领催经手分发。佐领是下级军官,每次领银25两,这是最低数,有时加俸,可达30两。中级军官参领每次领银40至50两。高级军官都统每次领银在50两以上。季米也是分为四季,与士兵的季米同时发放。不过,军官的俸米比士兵的季米多,士兵每季领米一袋,而各级军官却是每季领米四袋。
到清朝后期,八旗官兵的银米常受到克扣和盘剥。发粮的官员和伙计常作些手脚,领到的米发给碓房,也要受到不小的盘剥。因此,八旗官兵虽有银米,但生活富足者少,更谈不上积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