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三十一岁
是岁二月,先文端公南归,廷玉奉旨随行侍奉。三月抵里,四月仍回京师,赍[1]先公奏摺,诣宫门谢恩,蒙温旨慰问。自后依宫詹兄居笃素堂研究清书,几忘寝食。官师每试,辄取第一。盖庭训[2]严切,且得清书奥妙,同习之人实无出余右者[3]。十月宫詹公捐馆舍[4]。兄弟相依为命,一旦遭此惨变,五内[5]摧裂。时两侄俱在南未至。余忍痛经纪丧事,幸无缺憾,然心力殚竭矣。
[注释]
[1]赍:捧持。[2]无出余右:未有超过本人者。[3]捐馆舍;死亡的婉词。[4]五内:满腔。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 三十二岁
是岁正月,圣祖仁皇帝南巡阅视河工。先公迎驾于淮安。三月随入京师,恭祝万寿[1]。四月陛辞[2]南归。时庶吉士散馆,届期廷玉蒙御试清书一等第一,授翰林院检讨。天语[3]嘉奖,并有伊父为翰林掌院多年善于教习之恩旨。恭遇万寿覃恩[4],敕授征仕郎[5]。妻姚氏赠孺人。是年奉旨充《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三月初二日,长女生。
[注释]
[1]万寿:皇帝与皇太后的生日。[2]陛辞:臣下上殿辞别皇帝。[3]天语:皇帝所说话。
[4]覃恩:帝王对臣民的封赏与赧免。[5)据(清史稿?职官志》:征仕郎,无此官。因“征仕”是指不受朝廷征聘之士。张廷玉当时已经是正七品的翰林院检讨,恭遇万寿,只能升为从六品的翰林院秘书郎.此系木刻本的刊误。[6]孺人:朝廷对七品官之妻的封号,在生曰“封”,巳死曰“赠”.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 三十三岁
是年四月蒙恩如畅春园[1]询问臣父家居近况,廷玉一一奏对。命赋诗,廷玉赋七言律二首进呈,蒙恩嘉奖。命交与大学士陈廷敬入《皇清文颖》中[2]。本日奉旨侍直自后辰入戍出以为常,御馔[4]颁赐无虚口。又奉特旨带数珠[5],此四品官服色也。五月,奉命充《御选泳物诗》、《佩文韵府》[6]二书纂修官。十二月奉命充日讲起居注官[7]。赐御书大“福”字。又赐对联曰:“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
[注释]
[1)畅春园:清康熙时名园,就明代李伟清华园旧居改建,为康熙、乾隆时治事游憩之所。[2]{皇清文颖》:为康熙时诏大学:亡限陈廷敬等编录之君臣诗文集,雍正时复诏续集,至乾隆十二年张廷玉奉勃完成一百二十四卷。[3]南书房:本康熙早年读书处,后选调翰林出身之官员到里面当值,并遵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之所。雍正间成立军机处后,始专司文词书画之事。[4]御馔:供皇帝食用的饭菜。[5]数珠:用来摄心计数的成串珠,为凹品以』:官服中的一种装饰.[6]《佩文韵府》:分韵编排的词书,康熙十三年始编,五十年完成,张廷玉乃中途参与纂修者。[7]日讲起居注官;掌侍值起居,记皇帝言行的文学之臣。[8]青琐闼:指宫门,借指皇宫与朝廷。白云篇:指汉武帝《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称帝王的诗作。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 三十四岁
足岁二月,扈从[1]南行阅视河工[2],奉命在御舟前行。先公迎驾于清江浦,得靓慈颜。比时纪恩诗有“今朝大慰晨昏愿[3],御舸前头拜老亲”之句。侍值[4]扬州行宫,蒙恩面谕曰:“汝父远来迎驾,不久便归,汝当随侍左右,以尽家人之欢,不必频入内直也[5]。”贺幸天宁寺,命赋诗于御榻前,称旨[6],驻跸[7]苏州赐白金[8]。驻跸江宁,赐内府宫纱,他如御馔茶果方物[9]之赐,日再至焉。四月回銮,先公恭送于扬州三汉河之东岸,上在御舟遥见,温语慰劳,复呼廷玉曰;“可善送汝父登舆。”
[注释]
[1)扈从:随皇帝出巡。[2]阅视河工:视察治理运河的工程。因运河乃粮食北运的通道。京械官员皆赖南方粮食以存活。[3]晨昏愿:达到早晚向上人请安的愿望。[4]侍值:在皇帝驾前值班。[5]内直;在行宫内值勤。[6]称旨:使皇上满意。[7]驻跸:帝王出巡时在途中停留暂住。[8]白金:银子。[9]方物:地方土特产。[10]回銮:旧时帝王及后妃的车驾称“銮驾”,外出还京称“回銮”。
五月,圣驾出口避暑,复叨扈从。蒙赐御书“传经堂”扁额。又赐御书扇二柄。数奉召赐宴行宫,遍观苑中诸胜境。
七月,扈从行围[1]塞外,由雍安岭乌兰哈尔哈,至上都[2]必拉,阅视群牧。古人言,谷量牛马不足喻其盛。蒙赐上驷院良马一匹。
九月,回京。是年纳侧室李氏。
[注释]
[1]行围:皇帝赴塞外围场打猎。[2]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诸地方。
康熙四十五年丙戍 三十五岁
是岁元旦,蒙赐御筵肴果四十器,土酒一蹲,遣膳宰[1]颁至私寓。自后元日,岁以为常。二月,会试,奉命为同考官。[2]闱中阅《书经》卷,得士十六人,如浙江吴廷案、俞光晟,江南顾开陆,山东高攀嵩、韩允恭。皆一时知名之士。五月,扈从出口避暑。七月扈从行围。九月回京。是年六月初六日,二女生。
[注释]
[1]膳宰:古官名,掌天子饮食。[2]同考官:明、清时,乡试与会试中协同主考阅卷的官员.又因分房阅卷,亦称房官。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 三十六岁
是岁正月,圣驾南巡阅视河工,命廷玉扈从。因奏请先归觐省。于正月初七日起程,二十一日抵家,拜见两大人。
二月,随先公迎驾于清江浦,召登御舟。询问先公及先妣年齿若干,有子几人,桐城距此路几何。霁颜温语,恩谊笃厚。驾幸苏州、杭州、松江、江宁皆扈从,锡赍骈蕃[1]。
四月二十九日,先公送驾于扬州瓦窑厂,廷玉随侍于舟中拜别。五月抵京。六月扈从出口避暑。七月,巡行诸蒙古部落,远历边塞,廷玉皆珥笔[2]以从。赐赤色马驹一匹。十月回京。是年十月初一日,三女生。
[注释]
[1]锡赍骈蕃:赏赐重叠丰厚。[2]珥笔:插笔于冠侧,以备记事.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 三十七岁
是岁正月,侧室李氏卒。李,苏州常熟人,第三女生母也。
五月,扈从出口避暑[1]。六月初十日痛遭先太夫人大变[2],七月讣音至口外时,廷玉正抱危疾,蒙恩日遣御医诊视。南信[3]至,同人励大司寇[4]辈密奏以闻。蒙恩谕曰:“张廷玉正患病,不宜遽以凶问告,俟稍愈告之。可谕伊家人,此朕旨,非尔等擅专也。”越十日,病稍间[5],家人始告,五内进裂,实不欲生。蒙恩特遣内侍李玉至私寓传谕曰;“汝病小愈,又远隔南方,可体贴亲心,勿过悲恸。汝到家传朕旨,问汝父起居。年逾七旬之人,可善自调养,不可过于伤感。闻汝有弟三人,可以在家侍奉,汝于一年后仍来京师,在内廷编纂行走[6],照励廷仪例,不算俸,不与朝会,朕便于询问汝父近况也。汝尚未生子,闻已有孕,眷属可留住京师,以等免身[7]。”圣慈体恤周至,不啻家人父子。
七月杪,徒跣[8]回都,亲故之赐第者踵至。弱疾缠绵,沤蠃特甚[9]。八月受第毕。九月初三日力疾[10]南奔。先公于七、八月间常有小恙,时作时止,每有信至京.皆不令廷玉知,但言眠食如旧。至九月中旬,忽添脾泄之症,数日元气大耗,至十二日未刻,遂捐馆舍。时廷玉方在途次,于二十四日抵里,竟抱终天之恨,泪尽血枯.殒身莫赎。勉偷视息”[11],经理丧事。遣家人至京赍送先公遗本[12],并廷玉谢恩奏摺:奏至之日,圣心震悼,恩卸有加,并询问廷玉病状。谕令加意调摄。
十月,京师家信至,知生子,因命名若需。是秋,县东乡陈家洲被水,贫民谐困苦,赴县觅食者甚众,与三弟、六弟、大侄辈及乡人好义者,议赈恤之计””。是秋。二侄若霈举于乡[14]。
[注释]
[1]出口避暑:出张家口外至承德市区东北的避暑行宫。此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为后来清代皇帝避暑之所。[2]大变:谓父母之丧。[3]南信:南来的凶信。[4]励大司寇:名励廷仪,曾于雍正初任刑部尚书。[5]稍间:稍有好转。[6]行走:指入值办事不属于专职官职。因张廷玉居丧未满,不宜任正式官职。[7]免身:谓妇女分娩之后。18]徒跣:亲死赤足而行,不乘车马。[9]沤羸:瘦弱。L10]力疾:勉强支撑病体。
[11]勉偷视息:勉强偷生.
[12]遗本:生前所上奏摺。113]赈恤之计:救济贫民的办法。[14]举于乡:在江南的乡试中中举人。
康熙四十八年已丑 三十八岁
是岁二月,设粥厂于西郊太霞宫,募邑人捐米以赈陈家洲贫民之来就食者。廷常熟堪舆[1]傅晋公至桐,为两大人卜宅兆[2]。时时往来山泽间,未敢遽定,因具奏恳请终制,庶得从容毕葬。事蒙圣慈鉴允。
[注释]
[1])堪舆:占候墓地风水的专业人员。[2]卜宅兆:选择墓地。3终制:服满父母三年之丧。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 三十九岁
是岁秋举行谕祭[1]典礼二次,藩司[2]马公逸姿来桐肃将[3]祀事,随具奏恭谢天恩。先公在日,以龙眠山水深秀,而双溪更占龙眠之胜,欲就小圜后峰为窀穸计[4],见于诗文者屡矣。廷玉等以宅兆事大,未敢遽定,因遍历山泽间,相度得数处,虔诚卜筮[5],并请命于先灵,皆以双溪[6]为吉。敬于十二月初一日举行合葬大事。是月服阕[7],治装将入都,纳侧室蔡氏。蔡,吾里人。八月,京师家信至,若需以痘殇[8]。
[注释]
C1]谕祭:天子下旨祭臣下。[2]藩司:即掌管全省民政与财政的长官布政司。[3]肃将,恭敬奉献。[4]窀穸:即墓穴。[5]卜筮:“卜”,用龟甲测吉凶,
“筮”,用蓍草占吉凶。都指择墓地的风水。[6]双溪:在桐城龙眠山中,张英晚年游憩之地。[7]服艮阕:孝服已满。[8]痘殇:因天花病天折。
康熙五十年辛卯 四十岁
是岁正月,奉先公主[1]崇祀乡贤祠。十八日起程,二月抵都,诣宫门请安谢恩。奉旨仍值南书房。五月扈从出口避暑,屡蒙赐宴行宫,并赐御书。九月回京。十月奉旨充日讲起居注官。
[注释]
[1)奉先公主:捧持其父的牌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 四十一岁
是岁二月会试,奉特旨[1]为同考官。闱中阅《春秋》卷[2],得士十六人,如浙江徐云瑞、徐杞,江南[3]潘允敏、冯皓、陶贞一、鲍开,福建何腾三,山西田嘉谷,皆知名士。四月蒙恩升授司经局洗马[4],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五月,扈从出口避暑。锡赍骈蕃。屡奉宴赏之召。九月回京。是年六月十九日第四女生。
[注释]
[1]特旨:帝王超出常规的诏令。[2]《春秋》卷:以《春秋》一书中某句为考题的试卷。[3]江南:即指江南省,当时江苏与安徽为一江南省。[4]司经局洗马:从五品,属詹事府,仍属于文学侍从。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 四十二岁
是岁三月恭遇万寿覃恩,诰授奉直大夫[1],赐蟒缎文绮[2]。妻姚氏赠宜人[3]。江南恩科榜发,三弟廷璐、六弟廷瑑同中式。五月扈从出口避暑,御制避暑山庄诗刻成,命左都御史臣揆叙及臣廷玉等跋于卷尾,各拜赐一册。又赐御书“澄怀”二大字。七月扈从行围,远历蒙古部落阅视群牧,蒙恩赐骢马一匹。面谕曰:“此马德性驯良,勿忧奔逸也。”九月杪回京。是月子若霭生,与余同月同日,亦罕见之事。
[注释]
[1]奉直大夫:正五品文散官。[2]蟒缎文绮:织有龙形的锦缎与华丽丝织物。[3]赠宜人:五品官已死之妻的赠号。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四十三岁
是岁二月驾幸畿辅[1],阅视河堤,廷玉奉命扈从,每日抱书珥笔,登供奉舟[2],与御舟相去咫尺。中使[3]传旨且数[4]。至膳馐茶果之赐,无日无之。五月扈从出口避暑。九月回京。
[注释]
[1]畿辅:京都附近地方。[2]供奉舟:侍从诸臣所乘舟。[3]中使:宦官的雅称。[4]数:多次。
康熙五十四年 四十四岁
是年二月会试,奉特旨为同考官。本朝向来无三次分校会闱者[1],自廷玉始。闱中阅《易经》卷,得士十五人,如福建蔡衍诰,浙江吴应棻、沉继贤,满洲博山,山东丁续曾,皆知名士。榜下有张洗马洁己奉公之谣。三弟廷璐以余分校,回避不与试,因代奏,愿在修书处[2]编纂效力。奉旨俞允。
四月,吏部将迁转翰林官数员引见请旨[3]。上谕大学士掌院学士曰:“此皆论俸升转者,如张廷玉学问素优,在内廷供奉[4]年久,其勤劳数倍于外廷翰林,宜加迁擢[5],以示奖励,尔等查议具奏。”随据大学士等查奏:“现有左庶子[6]乃廷玉论俸应升之缺,应于升授庶子后,再以应升之缺用。”奉旨俞允。五月升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7]。六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8],相距月余,两拜迁除恩命,洵异数[9]也。夏秋扈从口外避暑,恩赍优渥[10]。九月回京。十一月子若
生。
[注释]
[1]分校会闱:会闱,指会试的考场。分校,指在会试中任分房同考官。[2]修书处:编纂书籍之所,不占朝廷编制。[3]引见请旨:引见后请圣上下令。[4]内廷供奉:指在南书房为文学侍从。[5]迁擢:提升官职。[6]左庶子:詹事府的左春坊左庶子,为正五品。[7]右春坊右庶子:官阶比左庶子为大,与翰林院侍读均从四品。[8]翰林院侍讲学士:为正四品官。[9]洵异数:真正特殊的恩遇。[10]恩赍优渥:赏赐丰厚。
康熙五十五年丙子 四十五岁
是岁五月,扈从出口避暑。七月侧室蔡氏卒于京师,生子若(雲代)亦一岁而殇。九月从口外回京。十二月蒙恩擢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时廷玉任侍讲学士一年有余,俸次[2]最后,乃蒙恩旨,越众人而擢用之。仰见圣主向用[3]之意,逾于恒等[4]。闻命感激,益深愧悚,不知所报。时驾行围塞外,因赴行在谢恩,蒙赐御馔。
[注释]
[1]内阁学士,为大学士助手,省称“阁学”,与礼部侍郎均正三品。[2]俸次:资格。[3]向用:谓有意任用。[4]逾于恒等:超过一般平辈。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 四十六岁
是岁正月,得七弟廷瓘凶问,邸寓为位[1]而哭。五月扈从出口避暑,赐御书宫扇一柄。七月奉召游避暑山庄,命李大学士光地乘舆,廷玉与蒋学士廷锡乘马。凡山庄内高峻旷远之胜境,无不周览。九月回京,冬月奉命充经筵讲官[2]。
[注释]
[1]为位:设祭奠的牌位。[2]经筵讲官: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多以翰林学士充任或兼任。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 四十七岁
是岁四月,三弟廷璐蒙恩拔置一甲第二[1],廷玉谢恩。蒙谕曰:“汝兄弟皆能如此,不愧家风矣。”五月,圣驾出口避暑,廷玉例应扈从,因学士有批发红本[2]之责,奉旨留京,在内阁办事。十月奉命充武殿试读卷官,十一月扈从谒孝陵[3]。十一月二十六日子若云生。
[注释]
[1]一甲第二名进士:俗称榜眼。[2]红本:内外官员进呈的本章,经皇帝裁定后,由内阁阁员用朱笔批发各有关官署,称“红本”。此为张廷玉入阁办事的开始。[3]孝陵:清世祖(顺治皇帝)陵,在河北遵化县。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 四十八岁
是岁因皇太后祔庙礼成[1],廷玉奉命祭告少昊[2]金天氏,帝尧陶唐氏陵及孔子阙里[3]。于二月出都,三月复命。五月,圣驾出口避暑,廷玉奉旨留京批本。六月,纳侧室施氏,顺天[4]人。
[注释]
[1]祔庙:皇太后配享于先皇之庙。[2]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集团首领金天氏的称号。[3]阙里:孔子故里。[4]顺天:即今之北京。明朝永乐时改北平为顺天府。清因之。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 四十九岁
是岁五月圣驾出口避暑,廷玉奉旨留京批本。本月奉特旨授刑部左侍郎仍兼内阁批本。莅任后,仰体圣主慈祥钦恤[1]之至意,殚心竭力,务求平允,不敢一事疏忽。同官皆深鉴愚忱,每有重案,必披[2]情愫,以相商榷。十月回銮,廷玉迎驾于古北口外。上遥见笑谕曰:“尔来太远矣。”是日随至行宫,蒙撤御馔以赐。十一月长婿姚孔
入赘。
[注释]
[1]钦恤:谓量刑慎重不滥,心存怜悯抚恤。[2]披:辨析研究。
康熙六十年辛丑 五十岁
是岁二月有山左察审[1]之命。先是庚子冬,山东贩盐奸民聚众劫夺村庄,渠魁[2]六七人各率丑类数百,昼夜横行,每日劫盐店富户,或数家或数十家,行人之往来南北者,皆畏缩不前,道途几至阻隔。又有青州生员[3]鞠士林者,倡率[4]邪教,招集亡命,煽惑平民,党羽亦甚众。巡抚、总兵官竭力捕缉,就擒者一百五十余人。奏到之日,圣祖仁皇帝命廷玉同都统陶赖,内阁学士登德,前往济南,会同抚、镇[5]严审治罪。并谕曰:“伊等俱有伪王、伪将军名号,匪党实繁有徒[6],若不即行正法,仍照例由刑部、法司[7]复奏请旨,则稽迟时日,久恐别生事端。尔等到彼,可审讯明确,其应正法者,于三月以前在济南省城正法示众,再行奏闻。应发遣者带至京师发遣。”廷玉等奉命于二月初三日出都,私心惴惴,几废寝食,以不称任使[8]为惧,且同事二公皆为初交,未曾共事,恐有意见参差,猜疑掣肘[9]之患。一路同行,以诚信结之,渐知廷玉之心迹矣。抵山东后,穷日夜之力,检阅卷案,因于大庭广众,谓同事诸公曰:“此盗案,非叛案[10]也。”诸公曰:“何以言之?”廷玉曰:“日来详看若辈[11]口供,内有仁义王无敌将军之称,又有义勇王飞腿将军之称。观‘飞腿’二字,不过市井混名[12],夸其善走耳。凡所谓伪号[13]者,皆道路讹传不足深究矣。”诸公皆曰:“然”。巳而一一研究,作盗案归结。即时正法者七人,发遣者[14]三十五人,割断脚筋者十八人,因残废免罪者七十二人,审系无干[15]即行释放者二十五人。彼时据盗首自供,某名下有四百人,某名下五百人,以此合计之,已不下二千余人矣。因思罪在首恶,若将协从附和之辈,拘提质审,则株连者甚众,通省无宁宇[16],非所以仰体皇仁也。于是就臬司[17]现在解送之一百五十余人审讯归结,外此未曾查捕一人,即到案众犯中,有自供某系某姓佃户者,有自供某系某姓家人[18]者,有自供在某乡绅富户家雇工,或赁居房屋者,亦概不就问。至于疏纵[19]之罪,通省文武官弁,自抚、镇至典史、千把总,无一人得免者,因录其捕贼之功,予以免议,亦体
圣主宽大之盛心也。方其将定案时,本地文武官弁进而言曰:“公等如此治狱[20],宽则宽矣,第若辈党羽甚众多,未到案者尚有数千人,若不加以严惩,使丑类畏怇,公等还朝后仍复蠢动,恐有经理不善之咎[21],奈何?”廷玉笑曰:“我等但知宣布皇上如天好生‘罪疑惟轻’之至德,不能为尔等有司,思患预防,‘草菅民命[22]’也。若以用法较宽而得咎,恐无此天理,诸公不必为余过虑,余当手书告示,谆切[23]劝谕,感发其天良,公等再勤加告诫,不进稽查防范,未必人人皆怙恶不悛[24]者。”既而玉回京后,访察山左情形,知盗伙暗中解散,无萑苻之警[25]。于此见圣主德教感人之深。大凡乌合之众,必有一二巨奸为之倡,率果能歼厥渠魁,则胁从者皆可使之革面革心,不必以多杀为防患之计也。是役也,往返仅一月,办理甚称旨。
四月,奉命充殿试读卷官。
五月,圣驾出口避暑,廷玉以部务留京,仍兼内阁批本。
六月,奉特旨升授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26],兼翰林院学士。是时铨政[27]不甚肃清,上屡加申饬,以廷玉小心谨慎,故有是命。廷玉莅任后,屏除请托,杜绝苞苴[28],与堂司[29]各官,动色相戒,勉以道义。胥吏[30]之作奸者,惩治数人。一时辇下翕然[31]称服。
十月 回銮,廷玉恭迎于古北口处,蒙恩驻辇[32]慰问,随赐御馔于行宫。是月奉 命充武殿试读卷官。
十二月初六日,子若澄生。
[注释]
[1]审察:审判与检查案件。[2]渠魁:强盗中的大头目。[3]生员:在府学与县学学习的秀才。[4]倡率:带头。[5]抚、镇:本省巡抚与各镇总兵两级军事长官。[6]实繁有徒:确有不少这样的歹徒。[7]法司:掌司法审判的官署,如大理寺。[8]不称任使:不胜任此种使命。[9]掣肘:有人从旁牵制。[10]叛案:反叛朝廷案。[11]若辈:这些人。[12]混名:下层人的混号。[13]伪号:反叛朝廷的称号。[14]发遣:充军到边境。[15]无干:无关。[16]无宁宇:无干净的天地。[17]臬司:即主管一省司法的按察司。[18]家人:专指某大姓的族人。[19]疏纵:玩忽与宽纵。[20]治狱:办理刑事案件。[21]咎:过失。[22]草菅民命: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斩割。[23]谆切:恳切。[24]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改悔。[25]萑苻之警:盗贼出没与生事的警报。[26]吏部为六部之首,由刑部侍郎调吏部左侍郎,故曰“升授”。[27]铨政:为选拔、任用与考核官吏的政务。[28]苞苴:贿赂。[29]堂、司:各部的尚书、侍郎称堂官。部中各司的郎中、主事称司官。[30]胥吏:部中无品级的小吏。[31]翕然:一致貌。[32]驻辇:皇上途中停车。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 五十一岁
是岁正月二日,瑞雪初霁。特召在京职官年六十以上者二千余人,赐宴于乾清宫丹陛上[1]。命廷玉等赞襄盛事。鹤发[2]欢呼,龙颜怡悦。御制千叟宴诗一首,以示群臣,命廷玉等和韵。
五月 圣驾出口避暑,廷玉以部务留京。
九月 回銮。
十月 驾幸南苑[3]行围,命廷玉扈从。
十一月,驾回畅春园,圣躬不豫[4]。十三日龙驭上宾[5]。普天哀恸。廷玉匍匐乾清宫,号泣累日,夜则斋宿[6]于吏部。世宗宪皇帝缵承大统[7]。十五日特颁恩旨:大事典礼繁多,文章[8]关系紧要。侍郎张廷玉为人老成,着兼学士衔[9],协同掌院学士[10]阿克敦、励廷仪,办理翰林院文章之事。是时梓宫[11]在乾清宫,上以东厢为苫次[12],席地而坐,晨夕涕泣,群臣入奏事则忍泪裁断。凡有诏旨,则命廷玉入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以书[13],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皆称旨。蒙恩喻曰:“朕在藩邸[14]时,不欲与廷臣相接,是以未识汝面。曩者[15]奉皇考命,会同大学士办理公事,汝以学士趋跄[16]其间,朕见汝气度端凝,应对明晰,心甚器重之,询之旁人,知为吾张师傅之子,朕心喜曰:‘吾师有子矣。’后闻汝官刑部、吏部,皆有令名,更为喜慰。今见汝居心忠赤,办事敬诚,益知为天祚[17]所笃生[18],皇考所教养,成兹伟器,以辅翊朕躬[19]也。汝其勉之。”廷玉感激叩谢,涕泗不能止。阅数日,奉特旨以臣父宣力先朝,教读皇子,恪勤端谨,历久不渝[20],着追赠太子太傅[21]以示恩眷。廷玉叩谢天恩。蒙谕曰:“此朕仰体皇考圣心也,尔可至梓宫前叩谢。”本月钦逢[22]恩诏,赐予二品封诰,授资政大夫[23]。妻姚氏赠夫人[24]。荫一子。
十二月 特赐圣祖仁皇帝所遗数珠杂佩器物。廷玉拜受之下……[25]
[注释]
[1]丹陛:宫殿的台阶。[2]鹤发:白发。[3]南苑:即南海子,在北京永定门外,明永乐中始建为园囿。[4]圣躬不豫:皇帝有病的讳称。[5]龙驭上宾:皇帝之死的讳饰语。[6]斋宿:在祭礼前先一日斋戒独宿,表示虔诚。[7]缵承大统:继承皇帝之位。[8]文章:在此处指礼乐制度,即礼法。[9]学士:即翰林院学士,为文学之臣。[10]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从二品。[11]梓宫:帝、后用梓木制成的棺材。[12]苫次:指居丧时孝子坐卧在草垫上。[13]囚书:指如囚犯之伏地而书。[14]藩邸:皇子所居之宅第,即当皇子时。[15]曩者:昔时。[16]趋跄:奔走侍奉。[17]天祚:指上天所赐之福。原木刻本误作“天祖”,据文义改。[18]笃生:谓生而得天独厚。[19]辅翊:辅佐。朕躬:皇帝自称。[20]不渝:不改变。[21]太子太傅:古时为辅导太子之官。明、清时作为大官的加衔,其已死曰“赠”。[22]钦逢:表示对皇帝的旨令极为尊崇。[23]资政大夫:明、清正二品的文散官。[24]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员之妻为“夫人”。[25]……原木刻本在此句后即空白,显系漏刻,但也无非是“感激零涕”等话,而无损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