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我了,写了老多,抄了大段的书,突然一下子都没了~虾米破论坛程序!!!
总之说这么几点8:
1。山东人自古种稻。山东博物馆展览中就有上古炭化稻米在土层里。陶片里有大量稻壳残存。日韩的稻子东传路线之一就是胶东(日本半岛没水稻,是过海作物,看初中课本)。山东人几千年没少吃米。面食多不说明山东人就不爱吃米。部分的山东人可能专爱吃面不吃米,但这不普遍。我曾祖父据说就是桌上掉一粒米,马上捡起来吃掉。现在的人富裕了,爱吃面爱吃米挑剔起来了。我老爹十几岁,赶上文革做小兵的时候,陈年老米都变味了,大家天天吃还是很高兴——因为好多人根本连这个也没得吃——他在哪里当兵?渤海湾,长岛,山东。那里当时没一个人不过年过节的,能有白面吃。几千年来中国北方老百姓从没有过普遍吃麦吃面的福气。玉米,土豆,地瓜是南美传来的,中国人也是一样吃,当主食吃,何况大米。能高产高收的农作物,因为大家吃不惯就没人种,环球自古无是理。是否能长出来,才是问题的关键。
2。改变土质是需要长期运作的事情。四和十三一上来防灾体系还没做好,就想营田,就是想马上拿出收成和成绩来给大家看看,使民“争艳其利”,但土质没改变,大家看不到长远利益,这事儿就不可能长期进行下去。陈仪跟谁去叽歪也不行,农民是种植的实践者,也是损益直接相关的人,他们不肯种,政府就没法继续进行下去,只能从长计议,逐步入手。仍从修水利与大规模改变土质做起。山东农民最保守,现在看到种果树利益大,立刻就能改种果树,政府劝他们多种粮,提高粮价,他们也不会听得——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地适合长果树,收获大,能卖钱!(现在天津的地还有老问题8?只要在google打“天津、盐碱地”,就会跳出n多天津人试图改善盐碱地的办法。)天津人要是当时水稻能普遍高产,他们就是不种,那四根本不用担心直隶粮食问题:很明显,大家不饿么。
3。从宋辽到雍正(元朝不是天津种水稻的开始),天津小区域种稻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应该是土地问题,不是农民的问题(否则上千年了,什么饮食习惯不能改变?),如果能大规模推广,高产高收,我看不到农民不想试验的原因。小站稻从明朝开始的时候,只有数千亩,十三到底营田多少亩,我不知道,但肯定没推广——否则后人还继续弄什么呢?这就不能算成功——因为粮食问题忙活了一顿还是没解决。去拔农民的旱地叫他们种水田,这当然不是推广之道。农民看不到适合长稻的土壤和环境,十三就是好言劝他们种,勒令他们种,四发内帑去买,他们也不会种。四和十三虽然用了一些富于诱惑和刺激的手段,但是未能使民“争艳其利”,这是主观意愿与客观条件的背离。
4,悠悠和桐桐说的对,十三和四一上来就营田(而不是像方苞说的,先用数年改变环境),就是为了让大家立竿见影的看到好处,成效,等大家心动了,就会心齐,跟着十三做长期营田工作了。但是直到十三死,土质问题看来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就不能怪接下来的官员和农民都不热心了(农民高产,官员岂不收益最多,干不成就怪地方官没尽力,这话很唯心,地道的书生之见,只有四和十三,还有几个水利专家希望老百姓吃饱饭,老百姓自己和地方官都不希望吃饱饭?不喜欢吃饱饭?再说人地方官在天津搞水利,搞增产,从来都没停过,这都是有史据的,魏源一句话抹杀不了。即使他们“因循”,那也是问题的主观因素,而不是客观原因。经过长期的工作,终于水患减少,营田成功,我认为这件事的发展趋势符合四和十三的原始计划:别看四他们一上来就搞这个,他可没打算一开始就搞成——起码他说是“不欲速”,那到时候急性子上来了,又怎么想,怎么催,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