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及总结
高先生是小说家,但《清朝的皇帝》据标榜是本历史著作,集中阐释了高阳对清代历史问题的看法。这书我只随便翻过,不是我不想看,实在是我不敢看,我怕再来一次闻一多式拍案而起,把书弄坏了我可没有钱去赔给国图。不过简单翻翻就可知道,这书里的观点,和高在小说里反复申明的观点并无二制,总结起来就是说,世宗在康熙一废太子之时负责看守太子,和老大合谋魇镇走背运的老二,事后被康熙发觉,阴谋败露。老大马上被圈,而4手脚很干净,没留下什么证据,义薄云天的13又出来顶罪说是自己干的,所以4逃过一劫。之后4韬光养晦,趁着康熙死的不是时候,联合隆科多矫诏继位,之后对隆及助人为乐的13大加报答。太后是深知康熙心意的人物,拒不接受太后封号,没过多久气的挂了。4作皇帝后把除了13、16、17之外的兄弟都视为眼中钉,一一除之,连废太子也没放过,治国时也做尽坏事,终究良心不安,患上严重抑郁症和妄想症。
继位混乱、母子不和、兄弟相残,高所说很多都是事实,没什么可jjww。只是《红楼梦断》写康熙常与德妃闲谈,说要在自己多少岁之后传位于14,两人做一对古往今来空前绝后的太上皇与太上皇后,一起享享晚年清福,实在可笑之极,真是高氏第一定律的又一例证。我不明白高为什么总要把康熙想的跟慈善家一样,康熙是很善良,但那是相对来说的,而且评价标准迥异于平常人。要想把皇帝位坐稳,恐怕是不得不变态,不能不变态,顶多有些人掩饰功夫做的足,显得温良恭俭让,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中国传统文人往往重名不重实,重祖宗家法不重客观现实,世宗这样的人物,必不讨他们欢喜。
但不喜欢和随意诋毁造谣,是两回事。高对世宗,用鲁迅的话说,全都用最坏的恶意去推测,批评朝政外加渲染糜烂私生活,务必把世宗写成流氓方罢。对他的政治作为有些争议没什么奇怪,可一看高对乾隆生母和弘皙逆谋的一通认真考据,我真是想说:不知谁有妄想症!
弘皙那段,我已经说过,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世宗认了死理非要把已经毫无威胁的废太子搞死,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有让弘皙继位的打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高既为传统文人,对这种涉及大宗、小宗、正统之争的问题肯定比我还要明白的多。至于庄王作保,赌永琏是否能成人这段,更是纯属昏话,除非弘皙是纯真堪比阿甘的智力障碍人士,就算废太子不成器,老爷子的孙子总不会弱智到这地步吧。热河宫女李氏以及她的奇特经历,真让我纳闷了很久,高叔怎么就对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执着如此呢?
关于野史,我说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外祖母有些文化,我五六岁的时候常听她讲故事,她曾经给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说红太阳和贺龙同志两把菜刀闹革命,身怀同样的革命理想,情投意合之余,贺龙将最爱护的妹妹贺子珍mm嫁与亲密战友……
老太太想当然的故事,真实性当然等于零,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外加我本人比较天纵英明,所以没上当。可如果这发生在消息不太灵通的古代呢?口口相传保不齐又是一段传奇故事吧!经过数代老百姓的演绎,大概还会敷衍出其他内容,比如说新宠进谗,奸臣诬陷,忠臣含冤,义士搭救……编吧编吧就又是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姐妹戏,为百姓生活增添无数娱乐内容。
野史的可信性大概也就这样了,虽说是无风不起浪,但离风暴中心十万八千里的浪,和风能扯上多大的关系?高到底是真的非常cj的爱好民间故事呢,还是心里的偏见过于执着而别有用心呢,我看这很难说。只看他主张以正常人精力不可能手批奏折如此之多,因此断定必有人为世宗代笔这点,高的心态就不是那么简单。世宗相当招人怨,一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几百年,但其勤政的事实总不好否定。高拣这点下手,说有些朱批可能是请文觉代笔,直指世宗做人虚伪道貌岸然,这法子相当狠辣。如果成立,则此人的继位、执政、传位等一系列问题必然连带着崩盘,人品就更是不足道。这倒也暗合高氏第一定律,4这样人居家过日子不招人喜欢,因此必定不是个好皇帝。
我喜欢高的书,但我不喜欢高对待历史研究和小说创作的态度,更不赞同他祸及家人、挖心刺骨的作风。仅仅学院派的历史考据,或是单纯小说创作的演绎,都已经足够模糊一个人的历史面目,高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虽然搞得不伦不类,但更具迷惑性。只是历史摆在那儿,他人也许没有高老那样的出身高贵学问精深,通过思考比较后,可能更能得到比高公允的结论。
如果只是一个小说创作,那没什么可说,爱怎么写怎么写,哪怕全都颠覆了也没关系。可老高常常自我标榜是考据专家,严谨治学,钻研历史,那就必须用历史研究的观点来要求了。当然带有个人色彩不可避免,公平公正只是相对,但带着高氏顶级有色眼镜,那是只能离公正客观越来越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