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主人自订年谱
来源:桐城派研究会
张廷玉著
张仁寿点注
廷玉自少服习[1]先公庭训[2],于立身行己[3]之道,兢兢绳检[4],毋敢逾越。及壮岁成进士,备员侍从[5],游升卿贰[6],中年滥邀恩遇,遂参大政[7],与朝列[8]者几五十年。而冰渊自凛[9],有如一日。今年届老耄耋,只以天眷[10]慰留,谕旨谆至[11],未遂悬车[12]之请。而筋力衰颓,神智恍惚,不但建树有所不能,即小有著述,亦以心血亏耗,不能构思而止。既而自思,古之笃于自修[13]者,日有课,月有程,于己之一言一动,辄记录以备省览,而应事接物,出处进退之大端,尤斤斤致详焉。若玉遭际昌时[14],蒙上天之锡佑[15]至厚,受禄三朝,叨沐宠荣,为古今人臣罕有之遇,使毫无记载,任其湮没而无传,则将来子孙无所考据,必至以讹传讹,愈久而愈失其实,岂非我生之憾事欤!曩者于五十岁以前之事,曾略记梗概存巾笥[16]中。癸卯岁(雍正元年),室庐不戒于火,遂为灰烬,退食[17]之余,追录记忆,存者不过十之五六。五十岁以后,则于每岁冬月,总一年之事而籍记”“之。虽较前追录者稍详,而年既垂暮,机务[19]日繁,案牍琐冗,公私不能兼顾,即近事亦多遗忘,不无挂漏,然传诸他日,犹愈于一无所征信也。于是手自编次,订为年谱若干卷,以七十七岁为断。自后若天假以年,当岁岁编之以终余志。嗟呼!予老矣,固无时不惕惕于持盈履满[20]之防,而有歉于进忠补过[21]之义,于是编成,滋愧悚[22]焉。吾子若(及)孙“”,其善体此意,以识予生平出处大略足矣。笔载未详者,存而不论可也;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张廷玉书[24]。
[注释]
[1]服习:热习。[2]先公庭训:先公,指巳死的父亲.庭训即父教,本,(论语》:“孔子过庭,其子趋而过之,孔子教以学诗、礼。”[3]立身行己:处世为人。[4]兢兢绳检:备加小心,刁;断约束自己。[5]备员侍从:备员,谦词,义为凑数。侍从,指在翰林院为文学侍从之臣。[6]游升:连升。卿贰,为仅次于六部尚书的次官,如侍郎等。[7]参大政:指任大学士与军机大臣等要职。[8]与朝列:参与朝中官僚行列。[9]冰渊自凛:自己有如履薄冰与如临深渊的危机感。[10)天眷:皇恩。[11)谕旨谆至:皇帝屡降谕旨。[12]悬车:古人七’卜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13]笃于自修:勤于自我反省。[14]昌时:太平盛世。[15]锡佑:锡予及保佑。[16]巾笥:以巾包裹,藏于箱箧。[17]退食:退朝进食,也就是公余之暇。[18]籍记:记之于簿册之上。(19)机务,国家的军机大事。
[20]持盈履满:谓处在极盛时与登在最高层。 [21)进忠补过:奉献忠诚与补救过失。
[22]愧悚:惭愧惶恐。[23]吾子若孙:吾子及孙。
[24]乾隆十三年后,张廷玉遭到很大打击。鉴于乾隆为人极为严刻,十四年以后之事只好从略,以免祸及本人及子孙。
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卷一
康熙十一年壬子
是年九月初九辰时生于京师。
康熙十二年癸丑。 二岁
康熙十三年甲寅 三岁
康熙十四年乙卯 四岁
康熙十五年丙辰 五岁
康熙十六年丁巳 六岁
康熙十七年戊午 七岁
足岁始就外傅[1],受业[2]于同里倪伯醇先生。
[注释]
[1]外傅: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谓之“外傅”,与家中所请之“内傅”相别。[2]受业:从师学习。
康熙十八己未 八岁
是岁受业于宜兴唐起裁先生。
康熙十九年庚申 九岁
是岁唐先生归,倪先生复至。
康熙二十年辛酉 十岁
是岁读《尚书》、《毛诗》,竟且粗通大意。先文端公[1]喜赐诗二章。题曰:
“玉儿十龄能诵《尚书》、 《毛诗》[2]。”诗曰:
“驹齿初龆[3]发覆眉,可怜聪慧异群儿。已通典诰兼风雅[4],远胜而翁[5]十岁时。”“退直棘慵畏简编,每呼稚子向灯前。老夫茶熟香温候。爱听《豳风》无逸篇[6]。”
[注释]
[1]先文端公;指乃父张英,卒后谥“文端”。[2]《尚书》, 《毛诗》: 《尚书》是最早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毛诗》即诗经,为汉初毛亨、毛苌所传。[3)驹齿、初韶:均指幼龄。[4]典诰,泛指典章诏令。风雅,泛指诗文之事。[5]而翁;为父者自称。[6]豳风无逸;诗经十五国风中之《豳风?七月》篇,写农民一年中忙于农事,无片刻闲暇,张英以此形容爱子之勤于课读。
康熙二十一年壬戍 十一岁
是岁,先文端公请假归里,廷玉随归。于三月出都,七月抵桐城,诵经书之暇,始学为诗。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 十二岁
是岁受业于表兄刘伯顾先生。秋月[1]随先文端公游龙眠别业[2],屡赋诗。先公喜有诗曰:
“喜看玉儿刚十二,也能捉笔泳寒蓉[3]。”又曰:
“璐儿[4]先赋诗,夸我池中莲。玉儿才患多,逡巡[5]出两篇。忆儿学语时,一字亦可怜。况今成七字,琅琅若珠宝[6]。”
[注释]
[1)秋月:秋季。[2]龙眠别业:桐城龙眠山中之别墅。[3]寒蓉:即木芙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秋季开花。[4]璐儿:张英第三子张廷璐,时年九岁。[5]逡巡:顷刻之间。[6]珠宝:即蚌珠,形容书声响亮,如大珠小珠之滚玉盘。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 十三岁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 十四岁
是岁七月,先文端公奉召赴阙[1]。先太夫人留里门[2],廷玉随侍家居。
[注释]
[1]赴阙:指入朝陛见皇帝。[2]里门:指桐城原籍。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 十五岁
是岁三月,随侍先太夫人入都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 十六岁
是岁正月,与刘先生、大侄若霖同归里应童子试[1]。四月督学[2]李醒斋先生临院。首题《足踵如也,揖所与立》[3]。诸生颇棘手。廷玉文深蒙嘉赏,拔置县学第六名,以试卷传示太守、广文”’及应童子试生童辈。秋闱[5]拟应乡试[6]。两大人谕止之。十一月与刘先生、大侄若霖同入都。
[注释]
[1]童子试:指科举制度中的低级考试。童生经本省督学考试合格后,始为在学生员(俗
称秀才)。[2]督学:明清时朝廷派驻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考试的专职官员,亦称“学政”。康熙时安徽与江苏为一省。临皖,即指学政由南京至安庆来主持生员考试。[3]足躞如也:躞(音jue),疾行貌。本《论语》乡党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躞如也。”意即国君召使出接宾客,臣下必须面色庄重,脚步也要快些。[4]广文:本县学官的别称。[5]秋闱:指赴省参加举人的考试,此试向在秋季举行。[6]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考试。取中者称举人。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十七岁
是岁七月南归时,姊大姚鹤山先生及长姊居于存诚堂旧第,予归,因相依以居。十月亲迎[1]于姚氏,为大司寇谥“端恪”公”’第六女。
[注释]
[1]亲迎:夫婿亲至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卺之礼。意即娶妻。[2]大司寇:刑部尚书的古称.
“端恪”是其岳父、已故刑部尚书姚文元死后的谥号。
康熙二十八年已巳 十八岁
是岁岁试[1]一等。
[注释]
[1)岁试:清代各省督学巡回所属各府,对在学生员举行的一种考试。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 十九岁
是岁科试[1]二等。八月,应乡试于江宁,被放。笃素堂新第成,移居其中。
[注释]
11]科试:清代每届乡试前,每省学政巡回所属各府举行的考试。考试合格的生员才能应本省乡试。[2]被放:即在乡试中落榜,没有中举人。
康熙三十年辛未 二十岁
足岁遵恩例,捐纳岁贡生[1]。
[注释]
[1]贡生:指出资为贡入国子监(太学)的生员,从此不再属于县学生员,而被称为贡生。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 二十一岁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 二十二岁
是岁八月应乡试于江宁,被放。
康熙三十三年甲戍 二十三岁
是岁九月入都觐省[1]
[注释]
[1]入都觐省:赴京城探望双亲。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 二十四岁
是岁二月,从京师旋里。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二十五岁
足岁四月,以岁贡生录科[1]。督学遂宁张公拔置第三名。八月应乡试于江宁,出闱后患病几殆,赖宗兄文玺医治得无恙。九月榜发,中式[2]第二十五名。主考湖广张公讳明先,河南吕公讳振。同考河南杨公讳奕绅。,试卷解礼部,廷玉文传诵辇下[3],安溪李文贞公[4]评为通场第一。十二月病渐愈,起程入都。除夕抵山东之任平。
[注释]
[1]录科:张廷玉为贡生,名不在府县学,不须经府、县科考,只须由本省学政考试及格,即可参加乡试,名曰“录科”。[2]中式:即录取为举人。[3]辇下:指京城。因天子所乘之车称“辇”。[4]李文贞公:即李光地,时为顺天学政。李后来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贞”。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 二十六岁
是岁正月抵京师。二月会试届期。先文端公奉命为总裁官,廷玉回避不与试。八月旋里。六弟廷豫、二侄若霈[1]随归。是冬先兄宫詹公”奉命祭告南岳,事竣入都,取道里门,相聚一月。
[注释]
[1)若霈:张廷玉长兄廷瓒之次子,康熙四十七年举人,官至广西苍梧道,卒祀名宦。
[2]宫詹公:即张廷玉长兄廷瓒。康熙十八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官至詹事府詹事,属于东宫(太子)之官,省称“宫詹”。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 二十七岁
是岁二月四弟廷谦入都省觐。秋冬间先室[1]姚夫人得弱疾,医疗半载,病势转剧。
[注释]
[1]先室;追称已死之妻。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 二十八岁
是岁正月,姚夫人造人赴金陵代聘侧室[1]吴氏。订节后,京师家信至,得四弟凶问[2]。悲痛弗胜。三月初五日,姚夫人卒。夫人贤孝端庄,奉两大人命总理家政十二年,事事合礼法,余倚之如左右手,一旦失贤内助,颠倒彷徨,不止安仁之恨也[3]。信至京师,两大人伤感备至。先公亲制哀词以表妇德。八月宫詹公主试山左[4],廷玉于九月从里门起行至济南,同入都。十一月先公拜文华殿大学士命。
[注释]
[1)侧室:即妾。[2]凶问:死讯。[3]安仁之恨:晋朝潘岳字安仁,妻死后作悼亡诗三首,极为沉痛。[4]主试山左:主持山东省乡试,因山东省在太行山之左。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 二十九岁
是岁二月,应试南宫[1]。榜发中式第四十五名。总裁孝感熊公讳赐履,沁州吴公讳棋,兴化李公讳坍;华亭王公讳九龄,同考官仁和翁公讳嵩年。三月,殿试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四月引见新科进士于保和殿,蒙圣祖仁皇帝选授翰林院庶吉士[2]。旋奉旨派习清书[3]。冬月眷属(指侧室吴氏)入京。
[注释]
[1)南宫:本宫殿名,为礼部办公之所,“应试南宫”即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2]二、三甲进士殿试后,还要参加一次朝考,朝考前列者可入翰林院学习,为庶吉士(食七品俸的学员)。三年后散馆,再按成绩分别授职。读书人当时一入翰林,便身价十倍。[3]清书:即满文。
康熙四十年辛巳 三十岁
是岁十月先文端公蒙恩予告[1],令俟春暖启行。先公奏请交还内城赐第。蒙恩谕曰:“此屋即赐卿两子居之,朕见卿子,如见卿也。”
[注释]
[1]予告:清代大臣因病老,准予休假或退休,都称“予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