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功夫翻译了120多个折子……累抽抽了我,miss两章悠悠的好文没看……今天一块儿补上~
————————————————————
————————————————————
哈哈,看完了,有意思,可以写《怡王案》了(《包公案》《施公案》里还没几处御前对质的好戏呢~)
关于天津营田,我和天津人聊天,听到这么个说法(不知道有没有道理),他说:天津天然地质,不适合种稻,因为天津的地形是东南地势低,海拔低于四米,虽然以前湿地多,但是都是近海区域海岸线后退,留下来的盐沼地,水咸。与中国东,中,南沿海的地质不一样。而且因为近海地势低,自然灾害也多,水稻收成好不了。
他这么一说,我还真注意到几件事,雍正三年海河大水,淹了70多个县,五年6月,天津玉田县的房子又被水灾淹了。皇帝拨内帑2万,叫常明带了两个人去救灾(这事儿还是十三奏的)。营田这个事,最初是朱轼他们的主意。朱轼是江西人,淡水多,以前在浙江就做过营田,而且做过“水柜“抗洪,还建议过山西水利营田,都很有成效,所以我想他关于天津水利营田的想法一定也让皇帝与十三很动心。但是从方苞的说法来看,当时商议此事的时候,方苞就觉得这事儿急不得,所以我估计当时对天津水咸,碱多,涝灾多的地质环境,很多人都有共识,只不过朱轼是南方人,光看到种水稻的好处,没有想到过天津的地理、水质环境是否合适(或者估计不足),而皇帝与十三又操之过切了一点,不想法改变水质,一上来就造田,田很容易再次被淹,而水稻收成也无法保障。“人定胜天”这句话,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从事后的效果来看,虽然按皇帝的意思,是"无欲速,无惜费,无阻于评议",又弄了很多江南水稻农民来种天津的湿地(真傻,你叫神仙种盐碱地也不行啊),但这事儿还是办得有点欲速则不达了,这不仅仅是北方老百姓不爱吃大米的原因(皇帝那时担心北人不爱吃米,派内帑买米以鼓励直隶种稻,这只能是暂时性的法子),水质问题没根本解决,农民种稻利益无保障才是主要原因,老百姓挨饿的时候,只要有吃的,什么不能吃啊?雍朝也不是说人人都饱暖无求的和“葛天氏之民'一样了 。
在我看,这事儿还是方苞总结的最恰当,真的是“利害各半”,虽然皇帝和十三一定要改旱田为稻田,效果不佳,营田没搞好,但是天津抗洪能力却大大增强了,以我现在看过的论文来看,起码堤坝更加稳固了,水闸,水堤,水道也多了,入海口被疏浚了,这一定会使海潮、水灾大大减少。海潮灾害减少后,再引河水入田,稀释咸水,这是乾隆时的做法,却不知道天津的“灶地”(盐煮地)多的情况是否因此改变(似乎听人说,现在天津近海地还是这样?),总之长期的给地换水,直到清末,直隶种植水田才告成功(再次说明了营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情),但是天津如今地下水位下降,土地干旱,似乎近百年来人为抽水太过,也是原因之一。
我这是到处乱看论文和听人只言片语得出来的印象,不知道对不对(因为白菜本身是科盲),白菜一向反康德的“动机——结果“论(他说人的动机好,那结果即使不好也是好的),特功利的菜认为,直隶水利营田一事,功过起码是六四开(功六,过四),至少给后人能种植水田成功,打下了基础(防御海潮),只要不是劳而无功的,就不能算坏事。
————————————————————————————————————
说完水利,再说说悠悠的文,悠悠的文写得很不错,一如既往的,对话很生动。这样全部采用对话来写,体裁更像剧本。个人建议,悠悠也不妨多试验几种叙事手法,也许可以让故事层次更丰富,更富于时空变化与文字色彩——当然了,如果想要的就是这种全对话风格,那就完全忽视白菜的意见,白菜还没看完全文就评三论四也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