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的赐号由来已久,女真族在松花江流域崛起之时,完颜氏就已经开始按照某一人的功绩和特征,赐给一个美好的称号,即"赐号"。满族共同体形成之后仍然沿用女真旧俗。赐号是满族最高统治者继承满族先世古老的传统习俗,给文武官员有功者的一种郑重的美称,是一种恩荣,以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继续建功立业。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兴京)时期,是开创满族基业的时期,征战频繁,为安抚征战有功人员和收拢被征服的部族就开始赐号。清代初期的赐号文官和武将是分开的,文官的赐号是"巴克什"①,武将的赐号是"巴图鲁"②。为了使赐号规范,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曾明确规定:"文书之人称为巴克什者,既行停止,称笔贴式;汗特赐巴克什之名号者,仍称巴克什"③。在后来的执行中,这条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以后还是有破例的现象,顺治时期大学士范文程和刚林又获"巴克什"赐号。
由于社会在发展,情况在变化,由赐号衍生出来的还有晋号、复赐号、加赐号、更勇号、改号、易号、夺号、褫号、复号等名目。晋号,是在原有赐号的基础上晋升赐号,与复赐号、加赐号相似。如:阿赖·莽努特氏,世居喀尔喀,太宗时率部来归,赐号"达尔汉"。崇德八年(1643年)加赐号"库鲁克达尔汉"。英翰·萨尔图氏,同治二年(1863年)赐"博奇巴图鲁"名号。同治三年(1864年)复赐"鉴僧额巴图鲁"名号。同治四年(1865年)晋号"达春巴图鲁"。
更赐号与改号、易号相似,都是更改原有赐号的意思。如:许世亭,乾隆时代"从征金川"赐"加劲勇巴图鲁"名号。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因平定台湾林爽文有功,改赐"坚勇巴图鲁"。夺号与褫号相近,是因为犯了大清戒律赐号被去掉的意思。如:苏尔佳氏·舒亮,乾隆时期"征金川"有功,赐"穆腾额巴图鲁"名号。嘉庆元年(1796年),因"纵贼渡滚河",夺"穆腾额巴图鲁"名号。周天绶,咸丰初年赐"沙拉玛依巴图鲁",咸丰十年春(1860年)褫"沙拉玛依巴图鲁"名号,被革职留任。
复号就是恢复赐号。获得赐号的人,因罪夺号,以后又建立功勋,便恢复其原来的赐号。如:罗佳氏·纶布春,乾隆时期,"从征郭尔喀、苗疆"有功,赐"色默尔亭巴图鲁"名号。后被弹劾夺号,嘉庆时期,因又立战功,恢复"色默尔亭巴图鲁"名号。
满族的赐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清朝初期的赐号比较严格,数量少,官员的品级高。清朝中后期赐号多而且乱,中下级官员多。清代初期获得赐号的共50人,其中:努尔哈赤时期18人,皇太极时期27人,顺治时期5人。这50人之中有一批是为清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文官武将,如:武将有:额尔都、穆克潭、多尔衮。文官有:额尔德尼、达海、范文程。
清朝中后期共有289人获赐号。其中:乾隆时期62人,嘉庆时期18人,道光时期10人,咸丰时期101人,同治时期81人,光绪时期17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名目也很复杂。在这289人之中,除僧格林沁、海兰察、莽依图、关天培、福康安等比较高级的官员之外,大多数都是一些中下层官员。
2、民族成分发生变化。清朝初期和中后期比较,接受赐号的成员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50人当中,有满洲八旗44人,蒙古八旗5人,汉军八旗1人,全部是八旗成员。
清朝中后期的289人当中,汉族200人,满洲八旗77人,蒙古八旗9人,汉军八旗3人。在满洲八旗的77人当中,还包括已经加入满洲八旗的索伦人、土司人等。以上获赐号人员民族成分的变化,说明清朝中后期八旗军作用越来越小了,满族最高统治者不得不依靠汉族官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这说明清朝中后期军队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
3、语言成分发生变化。清朝初期的各种赐号,全部是满语赐号,没有用汉语的赐号。清朝中期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给福康安的赐号为"嘉勇巴图鲁"。开始把汉语加在"巴图鲁"前面的现象就一发不可收拾。另外,在改号、晋号、加号、更号也都采用了前面加汉语的形式。
4、部分高官的赐号后来成为封号。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爱新觉罗氏的氏族中间。如:爱新觉罗·多铎的赐号是:"额尔克楚呼尔",简称"额尔克",后来成为他的封号,译成汉语是"豫亲王"之意。多尔衮的赐号为"墨尔根代青",其封号为"墨尔根",译成汉语是"睿亲王"之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不再呼其名,而称其赐号或封号。
5、在记录和书写方式上发生变化。满族入主中原以前书写赐号的方式是:在赐号之后加写本人的人名,如"巴克什达海"。满族入主中原之后改为人名加赐号,如"达海巴克什"。
6、赐号与名字互相代替的关系发生变化。清朝初期因为获得赐号的人数少,重复赐号的现象很少,两人或几人不能有相同的赐号,赐号可以代替人名,许多满文文献中只写赐号而不写人名。如:劳萨的赐号是"硕翁科罗巴图鲁",在满文档案中只写赐号而不写其名。清朝中后期由于获赐号的人数增加,同时给两人或几人相同赐号的现象较多,因此,清朝中后期的赐号就不能代替名字了。
注释:
①巴克什:文职官员的赐号,汉译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之意。
②巴图鲁:武将的赐号,汉译英勇、英雄之意。
③《太宗武皇帝实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