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节录]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序(与怡亲王有关的一段)by冯其庸
芹姬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1188
精华: 0
发帖: 2
金钱: 16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12-06
最后登录: 2006-03-0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7   
0

[节录]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序(与怡亲王有关的一段)by冯其庸

    (前略)

    由于发现了己卯本是怡亲王府抄本,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这就是怡府过录己卯本是所用底本的来源问题。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怡亲王允祥与曹家的关系。关于这方面的史料还很少,但雍正二年曹頫请安摺上雍正的朱批,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朱批的全文说:“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托累自己。为什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账风俗贯(惯)了,恐人批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帮特谕你。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声名,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求你不下了。特谕。”这段雍正朱批,从字面上来看,带有很明显的感情色彩。从内容上说,它反映了:一、怡亲王允祥与曹頫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除怡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托累自己”,“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等等这些话,不能把它看作全是官样文章;如是官样文章,只需蜻蜓点水,点到就算了,何必翻来覆去说那么多,反复交待怡亲王对他的关切?二雍正对曹頫似乎也略存照顾之意,没有做得太绝。这方面,只要看隋赫德在奉旨抄了曹頫的家以后的奏摺说:“曹頫所有田产房屋人口等项,奴才荷蒙皇上浩荡天恩特加赏赍,宠荣已极。曹頫家属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今其家不久回京,奴才应将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拨给。”曹頫在抄家以后,还“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可见他还没弄到家破人亡。同样的事情,在李煦被抄后,却是将他们的家属及家仆等共“二百余名口,在苏州变卖”。在苏州卖不出去,还将他们“记档”,解送到北京,“交崇文门监督五十一等变价”。对李煦本人,在查出“李煦买苏州女子送给阿其那”以后,即“依例将奸党李煦议以斩监候,秋后斩决”。雍正则批示:“李煦着宽免处斩,发往打牲乌拉。”于是七十三岁的李煦,还要充军到打牲乌拉,终于死在那里;但同样曹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私藏塞思黑(雍正之弟胤禟,康熙第九子——原注)镀金狮子的事被查出告发以后,雍正却不予理睬,未作任何处理。那末,雍正为什么对曹頫会独留青眼呢?我看并不在于雍正对曹頫有什么好感,而是为了照顾怡亲王的情面。这固然是猜测之辞,但却不是毫无依据的,前面提到的雍正朱批,就是这种猜想的依据之一。何况曹寅是康熙的奶兄弟,允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康熙南巡时以曹寅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还称曹寅的母亲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而曹頫则“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抚养长大”,由于康熙与曹寅的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那末康熙之子允祥与曹寅这一家,与曹頫,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也是情理中的事。基于以上种种背景,怡亲王弘晓(允祥之子——原注)直接从曹家借到己卯本的原稿本来组织人力进行过录,确实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何况弘晓与曹雪芹的好友敦诚也有较深的交往,这种关系反映在弘晓的《明善堂诗集》和敦诚的《四松堂集》里,从这方面来看,弘晓也有可能借到己卯本的原稿来进行过录。这样看来,这个己卯本的过录本,完全有可能是己卯本的直接过录本,抄写的款式是完全按照己卯原本的款式,因此我们还可从现在的过录己卯本推知己卯本原稿的面貌。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抄本,确是更值得珍视了。借故用一句鉴定书画的话来说,也可以称作是“下真迹一等”的珍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老先生的有些想法还是不敢苟同的,我想他对世宗兄弟之间的感情以及那种互补关系并不了解,他毕竟还是个红学家。不过至少这段文字还有看的价值,并把我喜欢的两样东西联系在了一起。因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芹姬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庖庖丁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1190
精华: 0
发帖: 11
金钱: 22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12-09
最后登录: 2005-12-18
1楼  发表于: 2005-12-17   

另外红楼里宁荣二府原本就是一家


后来的宁郡王府和怡亲王府也是先祖有功嘉许分府的一家人


会不会又有什么玄机?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庖庖丁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亦超 离线
级别: 四品都察院六科掌印给事中
UID: 2473
精华: 0
发帖: 304
金钱: 359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58(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9-02-22
2楼  发表于: 2008-10-14   

我记得论坛有这一段,果然找到了,不做无用功了,就回复吧!


 


今天在翻我的《红学研究》的资料,看到雍正二年朱批这段真的火气大到一个爆。。。。


 


我们书上把这段明明白白地,原封不动地把这段朱批放在了教材里,可是,就隔了两行,才两行而已,就非常顺便地就把“混帐风俗惯了”改成“混帐惯了”然后整个这部分都说雍正认为曹家人“混帐惯了”。


 


我个人理解,“混帐风俗惯了”是指一些没有明文的陈规漏习,比如跑门路、传说中的非典型腐败、虚报公费之类的事情(像曹家获罪导火索的驿马事件)。反正中国官场就是习惯性地留这些随时可以整人的风俗,想用人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整人的时候绝对是信手拈来。


 


而“混帐惯了”就变成纯骂人了,这两个根本就是本质区别嘛!我那本教材算是比较客观的哦!很多未定之说都会说明的哦!可是,就是这么“顺便”地减了两个字,然后反复引用在说曹家多委屈,四四多恶劣。


 


然后,硬说驿马事件多报四百多两银子是诬陷。。。。说实在的,这件事里色愣额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一口咬定曹(兆页)没有多报四百多银驿马银子是不是也把曹家的人看得太崇高了一点。多报公费这种就是雍正所谓的“混帐风俗”,反正约定俗成,是个人都这么干的,这种事情,三百年后还是到处得见,只不过,等到要整他的时候就叫“罪名”了,这当然是明摆着整他的,但一口咬定曹(兆页)是小白兔就有失公平了,就算是小白兔,尾巴再短,想抓的时候也是抓得到的。


 


我们这本书在红学里,真的算是客观的,任何没证据佐证的资料都会说明“不确”,但是,就跟喜欢林MM的人一逮到机会就会捅宝JJ一刀一样(比如我们这科的教授),再客观的红学,一逮到机会就会捅四四一刀。。。。。


 


其实,稍微看一下这里的贴子(连研究都算不上),就知道四四对曹家真的是不错的,这孩子就是一张刀子嘴,出口就伤人,要这种话都叫对曹家印象不好,那他印象好的人大概除了十三就没任何一个了。雍正和康熙的态度是有差,可康熙和曹家那种君臣关系根本就是出格了,雍正至多只算正常而已(除了他个性导致的文字)。总之,言多必失这句话安在四四身上绝对正确。。。。。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亦超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派黎思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25315
精华: 0
发帖: 48
金钱: 56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1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9-09-05
最后登录: 2009-12-06
3楼  发表于: 2009-09-06   
果然…雍王想保的人极力推到怡王爷那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勉力而逐梦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派黎思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雍正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Tai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泰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