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雍正三年(1725),汪景祺《西征随笔》案。
《西征随笔》多谀颂雍正帝政敌年羹尧之辞,且有不满专制统治之语。汪景祺处斩。
时在京举人、进士出身者受命作诗声讨,作诗不佳者也被惩处。此案和当时政治斗争有关,也非单纯文字狱。
二、雍正四年(1726),翰林院侍讲钱名世诗谄年羹尧案。
钱名世被革职,发回原籍。
三、雍正四年(1726),礼部侍郎查嗣庭讥讪朝政案。
礼部侍郎查嗣庭因讥讪朝政被戮尸。案发直接原因是指责查典试江西试题“心怀怨望,讥刺时事”。
查嗣庭系雍正帝政敌隆科多之党徒。此案非单纯文字狱。
四、雍正五年(1727),太常寺卿邹鲁《河清颂》案。
《河清颂》中有“旧染维新,风移俗易”等语,触怒雍正帝。
此案可以说是典型的文字狱。
五、雍正七年(1729),吕留良案。
已故吕留良因著书强调“华夷之分”,引发曾静反清案,而被开棺戮尸,学生、亲属均遭严惩。
吕留良已死多年,其著述虽有不平之意,但毕竟属于学术问题,雍正帝以曾静之事肆意株连,累及无辜,不得人心,进而引发新的文字案件。
六、雍正七年(1729),举人陆生楠《通鉴论》案。
《通鉴论》有反君主独裁,鼓吹封建制之思想,触怒雍正帝。陆生楠被处斩。
七、雍正七年(1729),浙江人裘琏《拟张良招四皓书》案。
《拟张良招四皓书》被人指责讽刺康熙帝废储,裘琏以此死于狱中。
八、雍正八年(1730),庶吉士徐骏因作诗“诋毁”清朝案。
徐骏因诗中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责为“思念明朝,出语诋毁,大逆不道”,被斩。
九、雍正八年(1730),屈大均诗文悖逆案。
已故广东人屈大均诗文中“多有悖逆之词”,诗文被毁,屈氏后人被流放。
屈氏已死数十年,其诗文对清朝统治并不构成威胁,清廷曲意吹求,株连后人,当属文字狱。
十、雍正八年(1730),福建生员范世杰呈词案。
范世杰本欲讨好雍正帝,在呈词中编造“三兄让位”之事,“以词害意,多自谬其本怀”,被押交原籍严加约束。
生员原本不许进言,但清代生员进言现象一直禁而不绝,18世纪不少人为此遭致重处。雍正帝对范世杰处罚甚轻。乾隆时,清廷往往刻意从重,甚至捕风捉影,以致文字狱愈演愈烈。
————————————————————————
唉……可怜的44,得罪了那些读书人,还有写去写他的好呢?!笔杆子能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