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原创]清末宪政来临前的一些回忆
nonsay 离线
级别: 二品内务府总管
UID: 16846
精华: 1
发帖: 1062
金钱: 1009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65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8-02-20
最后登录: 2010-01-18
楼主  发表于: 2008-04-16   
0
来源于 溥仪 分类

[原创]清末宪政来临前的一些回忆

虽然中华法系是完蛋了,但是人的思维方式不可能掐断,因此当中国宪政即将开始时,有中国特色的宪政文化就出台了。
  

自辛丑回銮,朝廷锐意求治,设考察政治馆,并派载泽(光绪的弟弟)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下预备立宪诏(豫备立宪),九月庆亲王奕劻最先在奏折中提出暂设资政院,以为豫备,奏准。此奏折是中国中枢机构第一次明文提出了“立宪国官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峙,各有专属,相辅而行”。
   

光绪三十三年,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八月上谕“中国上、下议院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礎。派溥伦、孙家鼐为资政院总裁”,也就是说预备立宪是在五大臣考察的同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当时的想法就是设置上下议院,但在中国一个毫无民主议会根基的地方,也是难上加难,考察了日本明治维新也是先开预备并经过大约19年的准备才有了宪法和国会,因此先设置了个资政院,各省叫谘议局,成员也叫议员,由各省大员在当地商绅中保举。
    

到了光绪三十四年六月,资政院终于提出了议员应该“由人民公举。凡立法及豫算、决算,必经议院协赞,方足启国人信服之心”。此奏也被准,可见在当时中国的立宪活动进展非常迅速。而资政院也趁热打铁,在当月又提出了立宪要义在于人民参与政事,“使为行政官吏之监察”人民选举议员代表人民的舆论,使国家的政策可以上下通畅,减少阻隔的弊病。这就是参政与监察权力的提出。清政府于是下令一年内各省制定出议员选举的办法,而谘议局则为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之枢纽,也将有相当的权力。但前提是无妨国家统一之大权。此时对预备立宪的年限没有制定,不是拖延,而是没经验没方案,拿的出什么结果来?而非是故意拖延。因为当时东南自保,各大员已经有相当的权力了。
   

三十四年八月,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遵拟宪法议院选举法纲要,暨议院未开以前逐年筹备事宜。此时的方案是九年预备立宪,而对比日本,则是用了十九年,假如指责当时立宪派的工作,是毫无道理的。但中国特色的资政院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议员们分钦选和互选,钦选的同志们是宗室22人(王公16+闲散6),八旗12人,外藩(蒙古、回部,西藏)14人,部院官员32人(宗室和八旗也可以占这个名额),大师们10个,纳税的多人10个,合计是100,各省议员们互选也是100。任期三年,任满一律改选。牛吧?起码48票在满蒙手里了,另外52个钦选票和各地互选议员票也可以占,人民能干吗?不过这是中国特色。钦选折腾的很厉害,就不说了,各省谘议局互选谘政院议员,按定额分配:奉天三人,吉林二人,黑龙江二人,顺直九人,江苏七人,安徽五人,江西六人,浙江七人,福建四人,湖北五人,湖南五人,山东六人,河南五人,山西五人,陕西四人,甘肃三人,新疆二人,四川六人,广东五人,广西三人,云南四人,贵州二人。
    

地方选举在当时的名额是这样的,当时因为社会动荡,因此不能按户口数量分配,而是根据取进学额及漕粮多寡以定准则。奉天五十名,吉林三十名,黑龙江三十名,顺直百四十名,江宁五十五名,江苏六十六名,安徽八十三名,江西九十七名,浙江百十四名,福建七十二名,湖北八十名,湖南八十二名,山东百名,河南九十六名,山西八十六名,陕西六十三名,甘肃四十三名,新疆三十名,四川百零五名,广东九十一名,广西五十七名,云南六十八名,贵州三十九名。另外京旗还有10个名额,而驻防八旗则是规定,各省1-3个名额。地方选举分初选和复选,初选以州县厅为单位,复选以府为单位(含直州、厅),初选又根据本地区人口划分投票区。也就是说,在光绪三十四年的时候,中国的宪政体系构思已经在中枢机构通过了。
   

宣统元年各省咨议局开始选举,于九月初一日,召集开会,举行互选资政、谘议员。宣统二年四月钦选议员。以八月二十日为召集期,九月初一日,资政院举行第一次开院礼。这就是中国第一次议会开幕的日子。可见虽然预备立宪规定了九年,但在这九年中要有很多事情来做(大陆的政权的全国人大召开前先是政治协商了几年,寒)
   

至于中枢机构的改革,则开始于光绪三十二年,设置内阁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并将各部院重新设置,如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
   
、学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内阁下辖法制院掌编纂法规,修明法令。法部则设置修订法律馆,并于光绪三十三年在北京高等审判、地方审判和初级审判,相当于法院。东三省在这年也照此模式设置审判机构,而其他各省是陆续啊宣统二年完毕。弼德院相当于各国的元老院,是个过度的或者说养老的地方。

 
至于各省的咨议局,以四川最倒霉,在成都被赵屠户一阵枪子都打乱了,此后的事情,就是民国了。

至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还以清末立宪为例子,给你描述监察权和考试权。 

  
这里的监察权就是弹劾权了,古时候是归御史台负责,但有个问题就是总督和巡抚们都分别兼任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而且他们也有司法权,你说在清末以前怎么弹劾?按照预备立宪的想法,立宪国官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峙,各有专属,相辅而行。立法当属议院说的很清楚了,立法归议会,也就是预备立宪时代的资政院,注意,这个资政院不是什么国务院参事或者中顾委,而是立法机构。凡立法及豫算、决算,必经议院协赞。而在制定资政院章程时,则说明了:立宪政体之要义,在予人民以与闻政事之权,而使为行政官吏之监察。请注意,这里明确讲到了监察权是立法机构的权利。而为什么要把弹劾权独立出来呢,就是缘于中华法系中独特的检查体系。
    

我前面讲到了,中华法系虽然已完蛋了,但是思维并没有停顿,正是因为我国在清代有独立的御史机构(连官服都是独立的补子),其任职要求也不同于一般文武官,所以才会更直接的被孙文中山先生提出来。同时对监察权独立于审判权\检查权\行政权也做了规定,就是选举议员时惟审判、检察、巡警官不与
   

预备立宪时代的一院,并非就是中国立法机构一院制的打算,而是要分上下两院,其中钦选为上院,民选为下院的基础是在光绪三十四年九月的时候提出的,诏如所议行。也就是说将来立宪了,上下两院来分别运作,可惜的是职能还未妥协完毕,就全泡汤了。但此时已经将监察权作为必备的权力提出,并依附于立法机构是没有问题了。


至于考试制度,其实还不仅仅是古代科举的体现,因为科举是归礼部负责,但是更多的官员是通过其他的途径进入通籍的,而官员的考绩选任一般是文官归吏部,武官归兵部,各省则在将军督抚,外藩归理藩院,中枢归军机处(名义上,实际是皇帝简任)也就是说考试权在古代是归不同的行政部门负责,但是最重要的考试科举和考绩是归行政部门来完成,弊病就是不统一,造成大量冗员可以有不同的理由升迁。但在预备立宪活动中,考试权也得到了一定的通过但是未能革除弊病。由此可知五权分立中考试权之所以在中国要单独提出,就是为了官吏们选拔任用有统一的模式标准,杜绝冗员出现的迫切需要。

所谓会典,仅仅是采取其形式,而非恢复帝制,这一点大王必须要搞明白,以我国中央集权文化之精髓保留,无出会典其右者。因此假如说为中国特色去制定法制,那拿会典来上自中枢下到百姓都是可以归纳进来的,当然,这样会扼杀多少善良与进取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国家有个怪圈,就是几千年来朝代更替都是以革命的形式来完成的,这里的革命我想恢复它的本意,就是天命变革的意思,通俗些,就是一个势力把另一个势力踩在脚下建立新秩序。而非以互相妥协谈判的形式来完成。如此之下当力量平衡打破后,哪里又有的妥协结果呢这便是一个合法性问题存在基础的疑难所在。其实有好的条文不代表就有法治这是肯定的,但没有法制那就是人治,我们不可能希望全国几千万人都有如尧舜一般的胸怀,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规范,或者说约束力和监督考核机制来完善。



【╋━】
世宗即位,谕以无忘祖法,练习骑射。后世一不遵守,以讫于亡
(因闭关需要,主动要求锁定用户)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nonsay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nonsay 离线
级别: 二品内务府总管
UID: 16846
精华: 1
发帖: 1062
金钱: 1009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65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8-02-20
最后登录: 2010-01-18
1楼  发表于: 2008-04-16   

本贴是在2年前与一本科生交流时之感想,时光荏苒,此生去年得遇司法部放水而通过考试,也算对得起养育他的爹娘了。可再看法律专业就业情形,不觉哑然失笑。当日另有一客家台胞为此生讲解五权宪法,而偶则为其讲解五权宪法之来由,日前问及台胞所在企业招募法律顾问助理,月薪竟然只开的了千元左右,呜呼,成都更有800元之律助,价码之低真是笑贫不笑娼了。


【╋━】
世宗即位,谕以无忘祖法,练习骑射。后世一不遵守,以讫于亡
(因闭关需要,主动要求锁定用户)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nonsay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toutou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31
精华: 40
发帖: 2871
金钱: 500114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01551 个
在线时间: 278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8
最后登录: 2012-12-13
2楼  发表于: 2008-04-17   

其实我很早以前就yy过,如果张之洞在戊戌年进京了......如果皇族内阁不是皇族内阁......如果袁世凯只改临时约法不称帝......我知道,我在政治上是个顶保守的人,还是相信英国or日本似的道路更适合中国~~~~

昨天晚清史的课,讨论戊戌的问题,一韩国留学生,明显是糊弄作业,不知找了哪里的中学课本拿来念,念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使康梁党人放弃发动群众,将革命的主动权交付给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登时哄堂大笑,其实回忆一下,三年前,我备战高考用的不正是这样的课本么。朝廷到现在还在愚民!!!一点进步都没有,有什么办法!!说不定学理工科的同学,一辈子就认为戊戌变法就是这么被“绞杀”的呢!!!

世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toutou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nonsay 离线
级别: 二品内务府总管
UID: 16846
精华: 1
发帖: 1062
金钱: 1009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65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8-02-20
最后登录: 2010-01-18
3楼  发表于: 2008-04-17   

题外话,大家可能不知道,吐蕃那里在近代也曾经酝酿过一次维新,13世西天大和尚有个助手也做了大量人才储备,可惜13世大和尚去世后,这次变革也被绞杀了,当事贵族被虐杀,可惜他们得不到六君子的待遇.假如13大和尚再多活10年20年,吐蕃也许早就翻天覆地了.

川汉路我走过的,都100年了,还那样没修好呢,早知今日何必非逼赵屠户发狠?

另,经历过宣统八十年大清门前火铳的事情后,更同情宣统三年将军衙门外死难者了,这就是历史悲哀之处.转了100年,还那样.有关宪政话题,我估计我活着的时代不好讨论就此打住.


【╋━】
世宗即位,谕以无忘祖法,练习骑射。后世一不遵守,以讫于亡
(因闭关需要,主动要求锁定用户)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nonsay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乾隆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YU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裕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