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朴正民
《明代社会与国家》-明清两代水稻的出现
……
北方水稻种植的高潮在雍正年间(1723-1735)来临。在1725年灾难性的水灾过后,雍正皇帝在整个北直隶发起了一项巨大的水利和稻田建设工程。这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水利控制,而它带来的主要效果之一却是使大量土地转化成了稻田。雍正皇帝任命他的弟弟胤祥(1686-1730)来主持这项工程。胤祥即我们熟知的怡亲王。胤祥为人能干,奉公无私,从接手工程到他1730年逝世,他确保了工程实施并收到良好效果。这项工作始于1726年,最初是小规模的实验。至1727年,始大张旗鼓,省内分四处各设一局专司其事。在1727年、1728年、1729年三年中,39各县内的稻田面积逐年增长。各县的稻田面积增加,虽非全部,但绝大部分是因为国家对土地的改造。在涿州,此项工程在1727年开辟了1952亩国家营田和48亩农民自营稻田,次年又增加了751亩国家营田和255亩农民自营稻田,在平山县,此一工程在1727年、1728年、1729年相继开辟了6011亩、9954亩和14400亩国家营田,而相应开辟的农民自营稻田则分别为2202亩、907亩、544亩。私人稻田在国家稻田身后随影而行,说明国家的水稻种植刺激了私人投资的增长。这一工程成效如此显著,以至于一部地方志中说,那些年已达到"岁不能灾'的地步。然而,这一工程在1730年开始衰颓。那一年,胤祥逝世。他的下属们试图利用这一工程来加强自身的权利。然而,四个局却依然存在,负责着进一步的建设,直到1733年。据估计,这项工程增加的稻田面积约6000顷到7000余顷。在一些刚刚引入水稻种植的县,水稻生产也站稳了脚跟。然而,一个世纪以后,一些最初种植水稻的土地仍在种植水稻;而在另外一些县,水稻种植迅速消失,就像他当初迅速来临一样。
在乾隆年间,水稻推广减缓了它的步伐。乾隆年间的前半期,一些县还报道说开始种植水稻,但1756年后就没有了。从1756年到1831年间,不见有任何新的水稻种植。……
(全人在水利上无人能出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