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比较扯……东北话也不全是那样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这个“出”字读二声,并不是所有词都是这样的~
一般来讲说“出去”的时候是读二声的,但是“出嫁”就是一声了~即便同样是说“出去”这个意思,不同语气读法也不一样。普通语气说“我出去”是二声,语气严厉的对别人“出去!”就类似于一声,但是如果说“你给我出去”就又是二声了。
还有一些干脆说的不对,“必”字东北话里也是读四声额,最起码我没听过土话里有读三声的。“伏”字太牵强了,我想不出有什么日常能说的词是用伏这个字组成的,若是没有,那就应该跟书面是一样的。
说康熙口音是当时的东北话,这一般是从八旗内部包衣角度来说的吧。我看到有一篇文章说,清前期的包衣多数是辽东的汉人,所以满人学习汉语主要是从他们那里来学习。清文鉴里对汉语意思的标音也体现了这一点,比如“学”字在当时读“xiao”(北京话可能也是这样,额,我不确定清文鉴里的汉字记音是按照当时的东北话还是北京话来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是北京话还是东北话,这300年来都是有变化的——这些变化基本是自发产生的。例如从清文鉴来看,ki gi hi 与 qi ji xi 的区别在乾隆年间是存在的(即当时存在 ki gi hi 的音,例如“裙”字读 kvn;“金”字读 gin;“系”字读 hi),但是到了现代这个区别已经消失了。